最近,自己服務的機構經歷領導更替,就想起當年與同事一起閱讀被譽為兒童文學的新經典《瓦特希普高原》(Watership Down,或譯《兔子共和國》),作者為英國人Richard Adams。該書是作者給自己孩子創作的故事,原稿至少被出版社退回七次,花了整整兩年才面世,當時他五十二歲。看來,創作還是需要一點動力和勇氣!
話說故事圍繞一群住在養兔場的兔子們,日復日過着平靜的生活,原來危機已悄然而至。洞悉先機的是一對兔子小兄弟叫榛果與小五。後者擁有神秘的第六感,預感兔場將面臨重大殺機,於是報告酋長,只是酋長與族群都拒絕相信。最後,榛果與小五唯有帶着九隻兔子,展開逃亡的旅程,尋找安身之所。內容描述兔子們在過程中時而互相衝撞,時而群策群力,幾經艱難,終於抵達目的地。至於結局嘛,還是留待大家自己去探索……
故事中比較深刻的,有兩個有關領導的片段。一是兔群的酋長,酋長儘管德高望重,卻礙於舊有的經驗而誤判形勢。這讓我想到話劇《親愛的,胡雪巖》中的一段說話,來自紅頂商人胡雪巖的隨從,他說:人過了半百,就不再用腦袋去思考,而是憑以往的經驗。導演把胡雪巖的主觀歸咎於他前半生的成功,就好像酋長一樣,慢慢變得固步自封,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現代人50歲,可算是壯年,既有豐富的閱歷,亦不失創意和幹勁,應大有可為。你看Richard Adams,五十二歲才是人生第二程的開始,所以無論甚麼年紀,都要保持開放、不斷嘗試!
另一個片段是榛果到了瓦特希普高原,成為新的領袖後,變得不再聆聽其他兔子的意見。雖有酋長的反面教材在前,到頭來竟也重蹈覆轍。有時,在職業生涯中,有所謂的「高原期」,意思是在學習或發展放緩或停滯不前的階段。榛果可能也遇上高原效應吧,他的改變值得帶領者反思。智慧是經驗的累積,記得「經驗」是用來分享,而千萬不要淪為「不動產」啊!謝謝作者提醒我們,責任越大越要聆聽,不要因過去而自滿,到頭來只會限制了下一代的想像!
撰文:萬樂人
突破書籍作者,著有《邊個想返工》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