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轉人轉

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爆發,整個城市經歷巨大的逆轉,支撐着我們生活的結構被一一撼動。

 

改變,已急速並鋪天蓋地的發生。對個人來說,又可以用甚麼態度去面對種種困局?今天,就來說說運動員蘇炳添的故事吧。蘇是中國田徑運動員,在2009年,當時二十歲的他以10.28秒,獲得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一百米第一名,前途無可限量。但,人生總有瓶頸的時候。好一段日子,他總是無法突破十秒的關口。到了2014、15年間,成績停滯不前,他意識到自己跑步節奏有問題,前速很快卻後繼乏力。痛定思痛下,他決定嘗試更換起跑腳。

 

轉換起跑腳其實很難,短跑的動作很多是靠身體記憶,要改變等於打破一切,重頭開始。蘇炳添剛開始訓練時,發力都有困難,但為了改變肌肉的記憶力,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在腦海中練習,慢動作重複起跑的年動作,並請教外國專業教練,全心全意建立一個新的系統,重塑記憶。終於,他在改變跑出了9.99秒,之後速度不住提升,現為國家一百米短跑的紀錄保持者!

 

從前,技術很成熟,形成了「習慣」。習慣會繞過人的意圖和思考,變成自動化的行為,就像電腦開機一樣。現在系統崩潰了,就需要編制一個新的系統,慢慢地培養成一種新的習慣。坊間常說養成一個習慣最少要二十一天,這是來自美國醫生Maxwell Maltz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個臨牀發現:截肢病患平均需要花二十一天來重建自我形象,自此理論廣泛流傳。

 

2010年,倫敦大學學院的健康心理學家Pippa Lally發表了一個研究(How are habits formed: Modelling habit formation in the real world),召集了九十六位參加者調查養成習慣所需的時間。當中行為的難度不一,包括「在午餐時喝一瓶水」或「晚飯前跑步十五分鐘」,經持續追蹤十二個星期後,團隊發現一個人平均需要六十六天的時間才能把一個行為變成自然反應,時間長短乃取決於行為本身、人和環境,可以由三個星期到二百五十四天不等。

 

將近十二個月的「抗疫」,有如人生中的樽頸位,但同時也讓人發現生活其實可以有更多的想像和可能性。祝願一切發生了或將要發生的改變,能引領大家朝着更活潑、更美好的一年邁進!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