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最需要的是:空間(下)

內向者比外向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恢復心力,最有效的方式往往是舒服的躺下來,發發白日夢,甚麼也不做。但這表現往往被人誤解為無所事事、懶散和不思進取的表現。其實這種無為的「佛系」狀態對所有現代人,尤其是內向者的身心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幫助。

 

大家有聽過很多偉大的發明或概念是在放空的時候出現的嗎?亞里士多德在浸浴時的「啊哈!時刻」(Aha moment)為難題找出了完美的解答;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時見到墜落的蘋果而發現了地心吸力;笛卡兒在早上賴牀時看到天花板飛舞的蒼蠅而想出XY軸的定位概念等都跟RSN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斯密德發現大腦唯有在靜息狀態才會啟動聯想(Association)的功能,將日常生活所接收到,表面看似不相關的資訊和習得的概念作對比,並嘗試以新穎方式把它們連結起來。這些靈光乍現、忽發奇想的經驗,亦即是創造力的展現,成為了很多偉大發明和新思潮的開始。

 

除了創造力的展現,靜息的狀態幫助我們將每天生活所經驗到的跟累積的經驗作對比和連結,以致能夠內化(Assimilate)成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一日三省吾身」這句諺語,對自我的反省,讓我們能夠趨向成熟和穏定的心理狀態,對外界的衝擊能作出更有自主性(Autonomy)的回應(或不回應),代替盲動的反應性(Reactive)回應。養成每天反省和整理經驗的習慣,也是減少患上精神和情緒失調的良方。

 

現在電腦已漸漸取替人類大部分的工作,我們跟電腦還有甚麼分別呢?幸好我們還有創造力和自省力,是創造主給我們獨特的恩賜,以致我們仍能履行作世界的管家職分。內向的你請記着:適當的閒散不等於懶惰!讓我們在密集的時間表中留一點白,發發白日夢和放空一下。放下你的內疚,體會一下不工作的工作Doing nothing,開展一個創新和自主的空間吧。

周偉豪

突破書籍《無朋友》、《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合著)作者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