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要學會謙卑?

曾經有一個學生問我:為甚麼要學會謙卑?我們真的需要透過謙卑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嗎?問這個問題的學生IQ161,問我這條問題的時候,他僅僅是一個小五的學生。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導「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甚至連校園內也貼有這些名言,教我們為甚麼要「虛懷若谷」。我們要學會謙卑,因為謙恭是做人的本份?因為我們不能一個人生存,謙卑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謙卑是把自己看低一點,放低身段與別人相處?實際上,當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可愛」後,便會明白謙卑的重要性。因此,我在此介紹兩個「效應」。

第一個是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在社會心理學上指的是「人有一種總覺得自己高於平均水平的心理傾向」,故又稱為「優越感偏誤」(Better-average-effect)或自我拉抬偏誤(Self-enhancing Bia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認為某位同事工作能力不佳,覺得自己的能力、智商甚至外貌高於一般同事(而事實上可能並非這樣)。因此,要是我們覺得其他人做得不好,自己比他們優秀的時候,可能要退一步思考,這是否只是烏比岡湖效應,而非自己真正比他人更聰明。

第二個是暈輪效應(Halo Effect),又稱「光暈效應」或「月暈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是根據初步印象,然後再從這個既定印象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特質。換言之,如果我們對身邊的某君已經有了「冷漠」的第一印象,我們的大腦便會傾向於尋找某君身上有關「冷漠」這個印象的行動,而忽略他的整體。在生活上,要是我們對某人已經有「不夠聰明」,或者因為烏比岡湖效應而覺得自己比一般人聰明,便會自然地傾向認為「其他人的意見並不可取」,因為他們過去的決策是失敗的。然而我們可能因為暈輪效應,只留意到他人的錯失,而沒有正面看待別人的成功。因此,當我們有這樣想法的時候,或者該問問自己:這種想法是否只是暈輪效應?

看到以上兩個理論,你明白我們為甚麼要謙卑了嗎?我們的大腦容易產生不公平的主觀想法,這些想法往往不是事實,但偏偏我們被大腦「騙了」,對此深信不疑。所謂謙卑,就是無時無刻提醒自己,不要墮入大腦的陷阱中。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