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小池」

香港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2015)成績名列前茅,但在今年4月公布研究的第二輪結果,當中就學生幸福感(Well-being)評估,香港得分6.5,低於國際平均值7.3,反映學生焦慮情況嚴重。

 

研究顯示,香港學生的效能感較低,對自己期望卻相對高,簡單說就是「不夠好」、「要求高」!其中發現香港家長在選校時,大部分(80.2%)以「學校的學生有高學業成就」作為首選條件,反之只有70.6%家長強調「學校有特定的教學、訓育的方法」。雖然家長選校條件和學生焦慮程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但不少學者都指出,身處高成績班級學生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往往較身處低成績班級的學生為低,而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又息息相關,衍生了所謂「大魚小池」效應(1987 Herbert Marsh)。

 

近年,美國很多著名大學裏,因罹患抑鬱症而用藥的學生不斷飆升。教育界開始反思問題:你認為家長們會寧願孩子在耶魯大學憂鬱,還是在東亞利桑那大學快樂地學習?大學同事劈頭就說:我猜75%父母會讓孩子在耶魯上學,因為他們會覺得情緒是一時的,可以化解(哪怕是服藥),但耶魯大學學位就是影響一生的。看來,家長傾向認為小魚在大池裏,仍比就讀較低排名的大學,而取得較好表現為佳。這看法,不僅出現在大學階段,中學生也不能倖免。我認識一位少年人,他在傳統名校附設小學讀書,一直希望升讀原校中一,怎知成績不達標而落空了。後來入讀同區新校,中一成績反而不錯,於是父母決定為孩子轉回原校,入讀中二。可惜頭一年就面臨留級,兩年下來成績仍處於下游,父母又再設法為孩子轉校 …… 我想,這樣堅持或兜兜轉轉,對孩子有多少負面的影響?雖然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很多個案告訴我們,一些不切實際的寄望會打擊青少年的信心和動力。明白到一般人只會跟身邊周圍的人比較,若長期處於能力邊緣的環境,很容易產生「要求完美」、「永不夠好」的心態,低估自己的能力,限制了自我發揮、發展的機會。所以,建議父母因才施教,把子女的表現看得合乎中庸之道,選擇和他們能力相近的學校,先建立好自信,減輕孩子的焦慮,方可健康成長。

 

撰文: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