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軌迹》這本書中,我綜合了十五項助人成長的契機。我們的成長歷程,總離不開三條軌道,就是時間的隧道、關係的網絡以及自我知情意的成熟——我們在時間的進程中,與不同的人交接,以及自我的轉化下成長。
有人認為,人類與動物之別,在於我們對死亡的覺醒,知道死亡是終結,人處於時間的開始和結束之間。動物活在此時此刻,人卻在自己的時間隧道中,不斷往返。透過回憶,我們連接過去與現在;透過期待和意志的想像,我們能接觸「將來」,這都是我們自我身分的基礎。童年至今,外在環境雖然變化萬千,但昨日、今日,甚至將來的,都是同一個我。一個人是否成熟,其中一個指標是他能否把生命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整合成一個整體,而不會單單受當時的轉變所影響。這也是我第一幅藍圖的重點所在。要在時光隧道,達到成長和自我整合,至少有五項成長契機,需要把握和面對。
1.講故事與成長:透過回憶和訴說自己的故事,為過去繪畫一幅完整的圖畫。
2.清理未了結的帳:成長中總會有一些未了結的帳(unfinished business),這通常涉及自己陰暗的一面。這些陰暗的過去,若得到處理,我們的「真我」會更自由地表現出來。
3.本源家庭與個人成長:最影響我們成長的場景莫過於我們的本源家庭,這裏有著我們的童年經歷,或許不少未了結的帳都是來自家庭。故此,單獨以家庭理論的角度來探索家庭如何塑造這個「我」,是一個新增的重要課題。
4.掌握發展任務:每個人在不同年紀和階段,都要學習和掌握一些有待發展的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每一個新時代的發展任務都受著環境劇變的影響,而產生一些新的特性,有時候需要自己摸索,前人的經驗未必完全適用。
5.從過渡期中成長:從過去、現在到將來,我們有無數的過渡期。在過渡期中,我們要學會放手(let go),向前一個階段說再見。讓「將來」慢慢與現在連上,然後兩者又會成為過去。我們在這些循環中,不斷更新自己,面對「新的」過去、「新的」現在和「新的」將來。
成長契機的前五項,就是要掌握在這時光隧道中行走的秘訣。
撰文:區祥江
輔導科教授,突破書籍作者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