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公共圖書館借閱量最多的成人中文非小說類書籍頭十位,除了第一位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外,其餘九本都是旅遊書。這樣的結果,究竟反映了甚麼?排頭位的是一冊考試試題專輯,這除了反映學生對應試的緊張程度,特別是中國語文科對學生的挑戰,也看到學生及家長着重書籍的功能性;另外九本都是有關「食玩買」的旅遊書,其中以東京旅遊天書最受歡迎,全年借閱量接近1.3萬次,足見香港人對消費旅遊的熱情,又或者大家都需要更大的喘息空間。
有人說,公共圖書館只能反映部分的閱讀風氣,因為一般學校都設有圖書館,學生多在校內借閱,而教育局也曾向學校發放「廣泛閱讀計畫」津貼,推動學生閱讀。可是,從2016至17年度開始,教育局已決定取消「廣泛閱讀計劃」津貼,引來學界很大回響。在教協發出的問卷中,有76.4%的學校表示,津貼被削減後,會增加推廣閱讀難度;就算從其他項目調配作補貼,也有近七成學校表示,學生在其他範疇上的資源則會變相減少。
不論是單一的閱讀現象、或是政府表現出的態度,實在讓筆者感到擔心。因為閱讀是為人提供精神及大腦的養分,對年輕人的心智成長更是不可或缺,就正如食物滿足人身體健康的需要!不同飲食具備不同的價值,同樣地,大腦也要從多方面攝取不同養分:
- 吃飽的主食─知識的需求:教科書、企管書、專業技能書;
- 補充蛋白質的高營養飲食─思想、心靈的需求:文學、哲學、藝術;
- 幫助消化的蔬果─資訊的需求:雜誌、報章(網媒);
- 甜點零食─娛樂、消閒的需求:小說、漫畫,當然也包含旅遊 正因如此,不少出版社在逆市中,依然堅持默默耕耘,為社會提供多元化的精神食糧。以我所服務的機構為例,就是希望藉着文字建立青少年整全的生命,用文字塑造一個城市的文化。最後,給大家一個簡單閱讀小貼士,就是透過4Rs:Reading(閱讀)、Reflecting(反思)、Relating(連結)、Recycling(轉化),讓眼睛看見的,經過思考沉澱,並與人分享,遨遊於沒有邊際的書本世界中 ⋯⋯
撰文: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
電郵:ear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