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學校積極推動STEM教育,強調讀寫和運算等認知性技能(Cognitive skills)。但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學生需要展現的反倒是更大的人性,包括「軟性技能」(Soft skills),才不致被機器所取代。軟性技能包括了人際關係、溝通能力等特質,它們往往比技術性知識更難掌握。去年,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和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共同進行研究,就證實「談話」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的生長(Back-and-forth exchanges boost children’s brain response to language)。
早在1995年的一項實驗,發現出生在低收入家庭的幼童,與生長在較富裕家庭的同齡孩子比較,會少聽三千萬個英語單詞。當時的結果引起廣泛注意,擔心貧富差距會對孩子的學業造成深遠的影響。但當大家忙於彌補這「千萬差距」時,MIT的實驗卻指出:父母與孩子交談的頻率對大腦發育的影響,遠比認字大得多。原來,兒童的智力與兩代之間的交流次數存在密切的關係。研究同時顯示,孩子與成年人的互動、交談,有助他們發展社交智能,這是單向說教無法達到的效果。
今天的數碼世代,重量不重質。網上世界的交流,大多時欠缺深度和感情,若要發展真正的人際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在情感上的連結。同時,建立正面的溝通是培育同理心的關鍵,也是機械人永遠模仿不了的一種人類特質。眼前的香港社會眾聲喧嘩,有的自說自話、有的針鋒相對,很難打破隔閡、促進了解;而我也看到很多家庭和兩代之間出現爭拗,情況實在令人沮喪。我想,作為家長或成年人,思想有時會被自己過往的經驗、身處的位置所支配,難以完全理解年輕一代的關注或困擾。若要叫停誤解,唯有通過積極的對話;若要保持對話,就必須放下身段,開放自己的心,因一切對話的基礎,必須從真誠的聆聽開始。看來,大家只有互相尊重,才會學習到多角度思考,發展個人同理心,做到真正諒解人的人!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