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百周年,讓我想起一位長眠香港的人物,機構曾不時跟青年人前往憑弔、憶念一番。上世紀初,國家正處於新舊社會交接的渡口,當時的知識分子、學者站在風高浪尖,不少為年輕新一代。根據1918年的統計,北京大學有教授九十人,逾50%為三十五歲以下;超過五十歲的不足十人,團隊可謂年輕活潑。其中,新文化運動的陳獨秀,才三十出頭,亦加入了北大擔任文學院院長。在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雜誌《新青年》提出著名的「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認為「唯有這兩位先生,才能拯救中國於政治、道德、學術、和思想上的黑暗。」亦因此掀起了席捲全國的五四運動,北大同學成為了當時的主力。而當年還有一位被尊稱為「先生」的
蔡元培於1917年出任北大校長,他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並廣納各方學者,開放的氣氛一時無兩。據說,1919年5月4日的學生遊行,本是為了阻止中國簽署巴黎和會的協議,惟形勢發展出乎意料,最終演變成激烈的抗爭。三十二名學生在運動中被捕,蔡元培認為作為校長有責任保護青年人,故立即投入營救。學生面對牢獄及被開除之苦,十四所院校校長均挺身而出,蔡元培更表示「願以一人抵罪」。最後,由於輿論的壓力,政府在幾天後釋放全部學生,蔡元培更親自帶領全體師生在校園迎接。
未幾,蔡元培突然呈辭,並寫道:「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意思是說,一個賽馬的人,因為跑得快,旁人一路拍手打氣,於是他不斷快馬加鞭,最後累死了馬。有人這樣理解,北大在新文化運動中迅速前進,在大家吶喊叫好下,它不住加速,以至差點失控。不久,他重拾校長一職,繼續為教育的理想奔馳!
1937年,抗戰爆發,蔡元培南下香港養病。1940年,七十四歲的他長埋香江。小思(盧瑋鑾老師)在《香港文學散步》收錄了好幾位作家訪尋他墓地的散記;而以往每年的「五四」前,她都會給學生講述蔡元培的故事,強調承傳歷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