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不見到看得見

過往一個月,世界舞台風雨飄搖,香港這小島也颳起了超級強風暴雨。社會和有關事情一直演變,而在「沒有大台」的環境下,市民大眾更難免感到迷惘不安。每當我看見年輕人在鏡頭前的掙扎,不難感受到他們在鏡頭背後的渴求,渴求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更公義的未來;然而,哪裏才是「理想」的國度?

 

我不禁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一日,有一個困在洞穴中的囚犯掙脫了鎖鏈,往洞外有光的地方走去,終於幾經辛苦見到了太陽的光。於是,他決定返回洞裏與其它人分享,但那些困在黑暗中久了的朋友,並不理解,反認為是他的眼睛出了毛病,就厭煩他不斷的叫喊,恨不得把他除掉。

 

柏拉圖藉住比喻,指出人困在洞穴裏,背向真實的世界,久而久之會以為火光投射出來的影子就是真像,不相信在影像外存在另一個真實的世界。惟當人一旦看見了真相,看見了真光,就會惋惜其它人的愚昧,不顧一切地希望將他們帶往光明,可惜最終反而招來殺身之禍。這些人不相信洞穴外另有天地,以至成為自己世界中的奴隸:拒絕思考,無視真相。想深一層,在生活中,我們又有多少人被捆綁在自己的影子中,或被眼前的現實所蒙蔽,分辨不了真與假。

 

對香港的年輕人來說,身處高度競爭的城市,除了每天都可能要面對「汰弱留強」的現實外,又要應付很多成長的挑戰、環境的抑壓,我們實在有責任不讓外在的「黑」抹殺他們內心的那點「光」,並讓孩子在失敗中看見機會。近年,台灣有人形容三十歲的青年,已被厭世代取代小確幸的心態,對二十歲左右的來說,集體氛圍更由苦悶滑落至「魯蛇」(Looser)的一代!至於內地前陣子興起的「佛系」文化,大概也是一種消極的回應吧。大江健三郎在《為甚麼孩子要上學》中曾經說過:「如果連大人都不信有美好的未來,卻要孩子們相信明天會更好,這無疑是不負責任;不過為了下一代,我們大人應該要提起勇氣,替下一代找尋新的思想之路。」說到底,是我在青年身上,看見了希望,所以相信明天——不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