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很怕呈現軟弱的一面。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他都是自己照顧自己,每當有問題,就自行解決。日積月累,他習慣了「靠自己」,即使有些事情明明做不來,還是勉強自己去做。他也不許自己有情緒,即使看電影想哭,也不敢掉眼淚,怕朋友擔心。對於他來說,尋求幫助是困難的,他害怕為人添麻煩。年前,他面對一個艱難的時刻,到了臨界點,但他還是如常工作生活,不動聲色,不讓自己受影響,也不想影響別人。然而,「我最終還是倒下來了!」他娓娓道來。
「有個同事留意到我怪怪的,問候我,我的防禦系統就失靈了。我的感覺情緒一湧而出,之後幾天,試過躲在家中的廁所哭,有一次在公司也沒忍住,跑去廁所,靜靜地哭 ⋯⋯ 那陣子身體也不適,事後才知道與情緒有關係呢。」
我當時得悉這個朋友的情況,與他談了很久。我為他的經歷而心痛,我告訴他,當有狀況時,可以說「我唔多ok」的。這句話有些人可以輕易說出,但對他來說,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他不容許自己有情緒,害怕成為負擔,是因為他內心深處不接納自己,也不敢信任人,覺得自己有問題時,別人就會嫌他煩,不喜歡他,甚至疏遠他。所以,當我說「我會陪伴你」,他就決堤了。他不止情緒得到釋放,還經歷到不離不棄的支持。我也很為他感恩,他不再否認自己的情緒,更明白到自己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感覺有情緒有需要,是正常的。
當我們不斷被教導要堅強,卻彷彿忘記了每個人也有軟弱時。在軟弱的時刻,我願意選擇敞開心扉,呈現自己的脆弱(Be vulnerable),讓家人朋友陪伴我、經歷我,一起進入更深的關係。而對我的朋友來說,承認及呈現脆弱,是他變得更堅強的歷程。
撰文:陳志耀
生命教育基會義務總幹事 EDIT Workshop創辦人
電郵:info@reach-the-unreachab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