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社群裏,總有不同氣質、面貌的年輕人。在今日的香港,我們會用甚麼尺去量度他們?外表?才藝?如果今天有重要人物到訪,我們會用甚麼標準來揀選學生作代表呢?是選成績好的,還是選運動健將呢?最近有位中學校長分享說,該校今年取得最佳學習獎的,是一名有特別學習需要(SEN)的學生,這令我心裏感到特別欣慰。
記得幾年前,我認識一位患有自閉症的男生,因在A-Level考獲優異的成績,報紙就訪問了他和母親。母親憶述孩子在升中時是「闖禍鬼」,惟當時老師不離不棄,孩子也慢慢突破自己的界限,縱然會考未及學校收生水平,但仍被破例取錄,最終花了三年時間修讀預科。該位母親表示自己最大的欣慰,是孩子在大學面試時主動透露自己的情況:「這代表他願意面對自己的人生,不感到羞恥!」。
究竟今日我們又用甚麼眼光去看身邊的年輕人呢?會否像這位男生的老師一樣,多走一步去擁抱、培育他們?對於青年工作者來說,年輕生命就好像一枚未經雕琢的寶石,有待人生不同歷練,將它打磨、潤色,在甜酸苦辣的過程中,讓潛在的光澤慢慢拼發出來。其中不可或缺的動力,是需要有人去欣賞、肯定他們的所是、所做,特別是青年人的Being (個人),然後才是Doing(成就),我們很多時稱這些人為Mentor(導師、生命師傅)。Mentor這個字最早出現於希臘神話裏,字典的解釋是(無經驗之人的)聰明可信賴的引導者。以下Richard Kramer 的《導師》是我所屬機構很喜歡的一首小詩,此刻正好說明了我的心情,也希望向更多人發出呼喚,成為下一代的同行者。
「When no one noticed You saw me struggling
You could have passed but didn’t.
Your thinking and your smiles
Convinced me to excel.
Your steadfast faith in me Compelled me to succeed.
And if by chance I didn’t You’d still be there for me.
It is good to have Some one lik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