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城風雨的日子,莘莘學子為升學各有各忙,特別是那些遠赴海外的,我都盡量爭取與他們見面道別,送上祝福!
現代的交通縮短了世界的距離,加上全天候的手機聯繫,有時感覺天涯咫尺。相比下,昔日常唸: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如今的「遊子」還是寄人籬下?他們又應如何看待自己作為「留學生」 的身分?記得早在十多年前,內地喜歡稱那些從其他省市到北京碰機會、全時空尋找更好生活的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為「北漂」,並有一句戲言說︰「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他的下級;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鄉下人;廣州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老實說,用「漂」這個字去形容外地來的青年人真有點漂泊、漂流的味道(Drifting),好像客旅,生不了根。不期然,我想起一位從北京來到香港升學、工作的女孩子──在港期間,她積極投入本地的生活,樂意交流和分享。從她眼中,我反而更清楚看見自己城市的本貌,也重新領略本土獨特的文化。後來,她寫下一本《港漂雙城記》,講述兩地的差異與及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信也是很多「港漂」的心聲。
同樣,當香港的同學們有機會漂洋過海,哪怕科技幫助減少了思念,個人與家的距離無疑還是拉遠了。我想,這正好是一個很難得的空間,反思自己的身分和生活中各種關係,或許會對家、國產生一些新的認知和情感。當然,最重要是把握機會接觸不同文化和結識不同的人,將視野擴展到更廣闊的地域。近期,有不少父母為子女籌措升學之餘,都輕輕表示希望他們畢業後能夠留在彼邦發展;這樣的看法有可能是出於保護,亦有部分是出於對未來的迷惘。我想,成年人只管鼓勵他們多看不一樣的風景,好好閱讀這本世界的大書,至於日後或去或留,還是留待孩子自行選擇吧!
最後,讓我借用The Road Not Taken(Robert Frost)中的幾句話,勉勵在路途上的你和他:「我將會一邊歎息一邊訴說,在某個地方,某個年代以後;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岔了,我選了少人問津的一條,也就是一切結果分別的所在。」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