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三年疫情影響幼兒心智發展

不知道香港現年五至六歲兒童有沒有這樣的現象?上學不能忍受和家人分離、 上課難以專心、不懂和同學相處、不懂解決社交問題等。過去三年疫情猶如一場噩夢,只是夢醒了後遺症仍然存在。加拿大卑詩省的學校,老師發現那些在疫情中度過重要成長階段的年幼學生,出現各種學習問題,特別是在情緒和社交上。

 

一位北溫哥華的小學二年級老師表示自己教學二十九年,去年是首次在開課時感到不妙:「我覺得(學生)在認知和社交情感上,有很明顯的發展遲緩現象。」老師們覺得現在這些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比起之前的同級學生,在社交和情感技巧、解決問題和衝突談判這些事上都要落後,在課室裏也有更強的焦慮情緒和破壞性行為。這位二年級的老師表示以往在開學時稍為複習一下,就可以教授新的課程,但現在卻並不容易,很多學生都需要額外幫忙。其他老師也表示,在低年級學生中,愈來愈多人難以集中注意力和聽從指令。「現在教學的挑戰性愈來愈大,疫情對他們早期成長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年幼學生有更的多行為問題,更多的焦慮,教學時要花很多時間在管理個人紀律方面。」一些小學教師和輔導員還指出,擾亂課堂的極端行為有所增加,他們認為孩子在疫情期被隔離留在家裏的時間更多,沒有機會學習社交互動,以至在實體上課時難以適應。

 

不過一位溫哥華的心理學家表示,其實焦慮才是最大的問題根源:「很多孩子都很焦慮,害怕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上學,和父母分離,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事情。」他指出這一代的孩子在疫情前,焦慮程度已比以往的孩子高,原因是平日的活動太多、睡眠不足和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而當疫情出現時,這些在發展中的年幼腦袋,更加能感受環境裏的恐懼和壓力,加上這一代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太多,人變得容易分心和不投入。」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虛擬自閉症」(virtual autism),因為它有不善眼神交流和早期社交困難等徵狀。「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向他們傳遞這樣的信息:學校是安全的;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安全的;去祖父母家是安全的。我們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交情感學習,教孩子應對技巧,學習感恩,練習呼吸,調節壓力。」

 

三年疫情過去,我們最缺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那幾乎是他們一半的人生,我們不知道這對他們的一生會造成甚麼烙印,但今天有機會彌補的話,就千萬不要錯過。

電郵:content@shirleychan.ca

 

熹婷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教育碩士,現移居加拿大任職於當地中文傳媒

立即發送問題﹕
 

 

最新文章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