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升中面試

在派位機制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各中學可自訂收生準則,例如校內成績、教育局排名表、課外活動表現、操行等;而絕大部分學校都設有面試,從會面中了解投考者的真性情、語文能力、思考模式和價值觀等,藉此選擇合適的學生。
根據早前《星島日報》教育組的「升中自行收生資料問卷調查」顯示,全港共有四百一十九所中學參與「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其中一百九十所回覆問卷,當中顯示設有面試的中學,考生面試表現佔總分的一至六成四不等;不少「全開英文班」的中學,面試表現的分數比重甚高,例如曾「出產」十優狀元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面試分數佔六成四;油尖旺區聖芳濟書院面試分數則佔一
半。由此可見,面試表現足以影響獲學校取錄的機會。
配合新高中通識 或考評論能力
三月開始,就是官津中學面試新生的高峰期,《親子王》向多所中學查詢收生面試內容時,發現除了基本熱身題,如學生的個人生活、學習狀況和課外活動外,不少都設有時事題。例如香港真光中學、港島民生書院、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沙田崇真中學、荃灣聖芳濟中學、粉嶺禮賢會中學等,都考報讀學生時事常識,看看他們是否關心社會;仁濟醫院第二中學更考報讀者的時事評論能力。如果考生平日沒有讀報習慣,表現肯定稍遜。
荃灣聖芳濟中學校長臧文濠表示,今年多了學校出時事題,他認為跟新高中學制的通識教育科有關。「有很多中學生不看報學校重視面試佔分最高六成四紙,所以升上高中後,通識教育的表現較弱,所以在收生時,也希望學生是多留意時事的。」粉嶺禮賢會中學副校長李夢詩認同,在升中面試問時事題,是近年的趨勢,「想學生多元化發展,不想他們只懂讀死書。」
宜多看論壇式節目及文章
不少學校藉面試的時事題了解考生對社會議題的想法,所以學生回答時,應多發表個人意見,答案切忌太長或太短,不要只說「好」或「不好」。有開辦升中面試班的Senate House Education行政總監倫穎豪認為,現時的升中面試模式跟高中公開試,甚至大學入學試相似,只是程度較淺,故小朋友毋須太擔心,「校方其實主要想看申請人是否知道該新聞,能否多角度去思考,只要申請人知道該則新聞,再多講一、兩個相關觀點已足夠;又或如果不贊成某事件的話,有甚麼解決方法?面試程度不會太深,老師不會逐個論點跟你論證。」
沙田崇真中學校長張文偉認為,報讀中一的學生只得十一二歲,校方多挑選跟他們切身有關的題目,不會故意刁難。他認為,小六學生對時事未必有太獨到的觀點,故建議多看報紙、社論和論壇式電視節目,多留意其他人的觀點,「吸收其他人的說法後,用自己的語言覆述出來,已相當不錯。」他特別提醒同學們不要背誦模範答案和別人的觀點,「背答案,老師很容易看出,因為同學會不自覺反眼,又或者愈講愈快。」 |
中西區 |
聖若瑟書院(男) |
校內成績、操行、課外活動、獎項、老師評語、面試表現 |
中、英文及普通話;中英數能力、溝通
與應變技巧及學習態度 |
英華女學校(女) |
學業成績5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表現10%、操行10% |
中、英文;一般應對、生活常識及創意解難 |
聖類斯中學(男) |
教育局成績次第35%、面試表現30%、小五及小六操行評級10%、課外活動表現10%、曾獲獎項10%、與該校聯繫5% |
英語;個別面見 |
灣仔 |
香港真光中學(女) |
學業成績55%、操行15%、獎項、課外活動及服務15%、面試表現15% |
中、英文;學生學習情況、活動、興趣、經歷及時事問題 |
孔聖堂中學(男女)(直資) |
學業成績30%、操行3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10% |
中、英文 |
東區 |
筲箕灣官立中學(男女)
重視面試 |
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40%、課外活動(包括服務與獎項)20% ,另操行須達B級或以上 |
中、英文;朗讀、問題(思辯問題)及小組討論 |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男女) |
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20%、操行20%、課外活動10%、英語能力10% |
英語;英語能力、學習態度、應變能力、常識、溝通應對技巧、禮儀及家庭生活 |
張祝珊英文中學(男女) |
教育局成績次第50%、操行10%、課外活動及服務20%、獎項20% |
毋須面試 |
嘉諾撒書院(女) |
教育局成績次第及校內成績40%、操行30%、面試表現20%、課外活動/其他10% |
英語;朗讀及小組討論 |
港島民生書院(男女) |
學業成績60%、面試表現20%、課外活動10%、服務5%、專長5% ,另小五及小六操行須達B等或以上 |
中、英文及普通話;朗讀英文篇章、社會時事問題、生活應變或與學習有關的問題等 |
南區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男女) |
小五及小六成績、面試表現、操行、課外活動及獎項、教育局成績次弟 |
英語;小組面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