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則鳴、有話直說的高志森,來到訪問現場,劈頭便問:「乜嗰啲雜誌都有親子版o架咩?對唔住,我唔應該咁講!『嗰啲』即係『八卦雜誌』。」說話倔強,但談及一對女兒,卻溫婉而有情,嘴角眉宇滿帶笑意,因為,沒有任何事情比女兒品學兼優更值得高興。
高志森的幼女剛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讀畢古典音樂碩士學位,並以獎學金入讀全美排行第九的康乃爾大學,修讀作曲系博士學位;長女則在俄勒岡州入讀醫學院。
九八年因太空人生活與太太離婚的高志森,幾乎失去兩個女兒,慶幸九年後冰釋前嫌,重拾父女親情,「兩個女自細缺乏父愛,都咁生性,真係好難得。」
拉近距離
九五年,與太太、一對女兒移民夏威夷的高志森,三年後因過着港美兩邊飛的太空人生活,導致離婚收場。決裂前,高志森曾撰寫一封信給長女子蕎,交代父母離婚一事,卻遭她撕成碎紙,自此,高志森與女兒無論見面時或者通電話,均只得到官方答案,父女感情不復當年。
高志森憶述:「可能佢哋嗰時仲細,唔明白父母點解要離婚,覺得我掉低佢哋。到○七年,大女中學畢業,我返去夏威夷觀禮,同佢喺草地上,由朝早十一點傾到夜晚七點,解開咗好多心結同問題;○八年,讀音樂系嘅細女喺暑假返港為焦媛嘅舞台劇《陰道獨白》做鋼琴伴奏,逗留咗三個禮拜,了解清楚晒我喺香港嘅工作係點,關係又拉近番。」個多月前,高志森的幼女子詠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古典音樂系碩士畢業,並以獎學金入讀全美排行第九的康乃爾大學,升讀作曲系博士學位,「除咗免食宿、學費之外,仲有資助金,十足中狀元咁呀!」高志森喜上眉梢。
他續說:「至於大女,三年前喺波士頓馬薩諸塞州嘅Amherst College畢業,佢係讀腦神經研究,之後喺醫院做咗兩年有關嘅工作,上年去俄勒岡州讀大學,讀緊醫學院,佢話想做婦科醫生,我見佢而家都讀得好辛苦,同親我用skype傾偈,都見佢喺電腦室度。」高志森形容幼女子詠為天生的藝術家,性格就與女友焦媛相似,既勤力又有明確的目標。子詠與焦媛還先後合作過舞台劇《聊齋新誌》及《陰道獨白》,而焦媛明年的《馬白克夫人》舞台音樂劇,也屬意由子詠擔任作曲部分,「我而家喺亞視主持節目《高志森微博》,有啲得意嘅集數,都會send條link畀兩個女睇吓。」
收放自如
成功拉近父女感情後,高志森以朋友方式跟兩女兒相處,不僅主動邀請女兒的男朋友一同飯敍聊天,也會以電郵方式慰問對方,他分享一次寶貴的經歷:「早幾年,細女讀緊大學,佢讀音樂嘅,成日要作曲,你知啲藝術家好講靈感,作唔到就會情緒低落。嗰陣我知佢成日喊唔開心,就send咗個email畀佢,以黃霑一句名句去勉勵佢,就係:『凡事做盡但放開』,只要盡咗全力,就唔好太過計較得失,佢畀我呢句說話點醒咗,往後兩年嘅大學生活,都開朗咗好多。」高志森又打了個譬如:養兒育女有如放紙鳶,必須收放自如,「到仔女大個嘅時候,就要放遠啲條線,畀佢自己闖吓,但如果完全放手的話,佢就會飛走o架喇。假若你擺個紙鳶喺身邊,唔放上天畀佢飛,咪盞嘥咗佢囉!正如九五年,我畀兩個女學鋼琴,結果大女學咗幾個月就放棄,細女反而學出個人生!」與時並進的高志森,更認為facebook的發明,絕對可以拉近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兩年多前,幼女在facebook上載新相,高志森留言說:「你個樣好似十歲!」女兒卻回應:「知唔知點解你會咁講?因為你miss咗我嘅成長期,其實我而家已經二十一歲。」那刻的高志森,如夢初醒、感觸萬分,告訴自己:「為人父嘅,便要盡餘生嘅努力,做好崗位。」舞台劇《容易受傷的女人》中,張達明錯過兒子的成長期,其實便是高志森的夫子自道,他將遺憾與無奈滲透劇中,令兩個女兒欣賞後都能諒解。
今年父親節,高志森的兩個女兒恰巧有假期, 一同回港跟他慶祝,即使沒有禮物,但他已經心滿意足,「已經計劃好每日帶佢哋去食啲乜嘢喇,佢哋兩個最鍾意食蒸魚、豉油雞、生煎包、獅子頭……」血濃於水,無論分隔多遠,亦然。
本文摘自6月13日 東周刊親子天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