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地緣政治

Column
Image

全球化帶來專門化及工業生產量的提升,各國之間透過貿易可享受更多優質的產品及服務,但是全球化亦帶來國內的貧富懸殊及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財富不平等。而在環保、社會及管治上可能會出現標準下降,過去二十多年全球化,亦令國與國之間更互為依賴對方。

在過去數年,有些國家選擇了站在全球化的對面,即奉行國家主義。國家主義強調自立及自給自足,而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則是以雙邊協議為基礎;相反,全球化的模式是以一套世界公認的標準作為行為準則,例子如英國脫鈎、俄羅斯的能源、中美博弈等等。

在地緣政治方面,為甚麼一些國家願意合作呢? 合作國家的特色是貨物與服務可以自由流動,統一的規則,科技合作,及互惠條款。而不合作國家的特性是沒有一套對別國的標準規則,規則亦可隨對象或時間而改變,限制資本貿易流動並以報復作為手段。當然每個國家都會為自己的利益着想,但甚麼因素會驅使國家願意合作。例如,一些內陸國家需要依賴鄰國邊境,或者必須依賴貿易才能獲得重要資源,如瑞士及新加坡。有些國家則希望本國的公司能在他國有一個公平的經營環境,創造財富及就業,所以會傾向合作。

而從擁有資源角度去看,不同國家的差異很大,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及澳洲相對擁有足夠資源去自身發展;日本、歐洲等國家則須依賴別國的輸入。在國與國的博奕中,資源豐富的國家亦會傾向以此去向別國施壓。還有,就是一些國家擁有好的海岸綫及海權,使其方便貿易並且可獲得海洋資源。除了以上資源這些硬實力外,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及文化相近亦會促使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最後就是每個國家的利益清單中的先後次序,亦會影響其合作意願,例如國家的重點是先建立軍事力量或是改善醫療系統;而選舉周期的長短亦會影響誰人當權,而當權者的意願會大大影響利益清單中的項目的優次。

綜觀上述的分析,其實要研究地緣政治會如何帶來經濟及投資的風險,可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題,不是憑我們過去二、三十年常用的市場邏輯就能去理解。眼見今天不少分析員,仍然以市場機制思維,或者利益最大化等經濟學理論嘗試去解釋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繼而影響宏觀經濟及投資取向,似乎已經不合時宜吧──畢竟,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了。


Image
Column

元宇宙還是完宇宙

Image
Column

理想幻滅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