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明破解大豆密碼 把成果留在農民家

People
Image

全球暖化不止帶來無窮的熱,更可能觸發糧食危機,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漢明教授透過基因組研究,成功培育出耐鹽耐旱大豆,他指糧食短缺絕非芝麻綠豆小事,現時其團隊正協助甘肅黃土高原的農戶,種植抗逆力較強的大豆改善生活,亦向南非及巴基斯坦等地輸出技術,盼一起增加糧食產量。這位大豆權威,感恩把握生命中四次機遇改變一生,令他由沉迷排球窮小子到考上大學留學美國,更破解野生大豆的耐鹽基因密碼,他笑言:「人生每個階段都面對選擇,做了選擇便要行動,機遇來臨前要好好裝備,機遇出現就坐言起行。」

今年6月,被稱糧倉的印度旁遮普,因熱浪致小麥產量降至二十年來新低;兩個月後歐洲多國因持續熱浪,面對被指是近五百年來最嚴重旱災,導致粟米小麥失收。林漢明指,極端天氣是糧食危機的元兇,如雨季遇上乾旱,或乾旱地區下大暴雨,「即使只是一星期的極端天氣,足已嚴重影響農作物收成」,當不同地區農作物同時失收,糧食危機一觸即發。要挽救危機,除靠全球減碳,研究農業的他希望培育出抗逆力更強的品種,亦希望科學界改善土壤,以及建立更有效的天氣預警機制,讓農民及早預防。

研耐鹽耐旱大豆解糧食危機

林漢明的得意之作,是2010年與深圳華大基因合作,成功以新測序技術完成十七種野生大豆和十四種人工培植大豆的基因組序列,發現野生大豆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能較培植大豆強,其研究項目「大豆回家」更成為同年12月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的封面。四年後,其研究再獲重大突破,他利用分子標記辨識到野生大豆的耐鹽基因,這項研究成果亦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其後他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培育出三種通過甘肅省審批的抗逆大豆品種「隴黃一號」、「隴黃二號」以及「隴黃三號」。他指,中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超過百分之二十,但可耕地面積只佔全球百分九,反映中國糧食問題嚴峻,他提出除稻米及小麥,營養價值極高的大豆是否可成為另一選擇。作為大豆發源地,他指現時中國百分之八十的大豆靠入口,自供率僅兩成,情況不理想,若能在內地推廣種植大豆,可望增加糧食產量。

種植大豆降氮肥助減碳

談到這三種抗逆大豆,他興致勃勃,逐一介紹特點,如「一號」食用價值較高,「二號」適合山區種植,「三號」適合不同地區種植。他指,大豆具固氮作用,能將空氣中氮變為有機氮,種植大豆可減少耕作時使用氮肥,亦有助減碳,一舉數得。他續稱,由2016年至去年,該三個大豆品種在甘肅累積種植面積達六十一萬畝,西起酒泉,東至慶陽,橫跨黃土高原逾千公里。其團隊正尋找食品製造商向西北農戶購入大豆,為農戶提供穩定收入。雖然農業在香港式微,但香港科研技術可協助培育優質大豆,他記得曾有內地學者說過,「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現時他把種子交農民種植,為改善農民生活出力,亦實踐了這句話。

另一方面,他亦希望將科研成果帶到國際,現時在巴基斯坦及南非有兩個種植大豆計畫,其中在巴基斯坦的計畫是把種子交偏遠鄉郊小農戶及女性農民種植;至於南非的計畫則在當地棄耕農地種植,現時是二十人耕作六百畝土地,若成功會推廣至其他非洲國家。

四次機遇促成科研路

回首自己的科研路,林漢明自言因四次機遇促成。他出身基層,母是車衣工,父是鞋廠技工,中學時代立志做教師的他已補習自給自足,其後考入官中名校伊利沙伯中學,但中四時沉迷打排球致成績不好。他稱,難忘見家長時媽媽失望神情,發憤下升讀預科。其後又因懶散考不上大學,他自問未盡全力,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修一年重考,最終考入中文大學生物系,想不到這次機遇改寫一生。

完成碩士課程後,他考取獎學金到美國西北大學修讀生物學博士,為完成博士課程,他放棄喜歡的農業改研究細菌,亦取得成功。其後在博士後課程研究氮的代謝,亦於植物分子生物學取得成績。97年,他返港回歸中大,重投農業研究,在水稻及大豆間選擇當時較少人研究的大豆,更認識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邵桂花。他憶述,當時邵受邀來港了解教學情況,讓他得悉內地種植大豆困境,走上研究大豆之路,對方亦受其誠意打動,引薦他認識多名內地農業權威,有助他日後的研究。

到09年,他迎來第四個機遇,當時他發現基因組研究的效力強大,希望用於研發大豆的基因組,但當時香港缺乏相關技術,他立刻北上深圳找華大基因合作。他笑言,當年長時間每日穿梭深港兩地做研究分析,十分辛苦,但最終取得識別野生大豆耐鹽基因的突破性成果,一切都值得。他指,「人生每個階段都面對選擇,做了選擇便要行動,機遇來臨前要好好裝備,機遇出現就坐言起行。」

人生每個階段都面對選擇,做了選擇便要行動,機遇來臨前要好好裝備,機遇出現就坐言起行。


Image
People

賣衫不賣慘直播帶貨學院創辦人陳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