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再現 十大傳世國畫 驚艷舞動

Learning Life
Image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是今年央視春晚最令人驚艷的其中一幕,其創作靈感源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里江山圖》,一眾青衣女子在畫作背景前,以剛中帶柔的舞姿詮釋經典,讓這幅國寶級山水名作再度備受注目,究竟它有何精妙之處?

在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多位舞者梳着高扁髮髻,穿上青綠長裙,如脫胎自畫中的仕女,於《千里江山圖》的畫作背景前徐徐起舞,在柔美古韻之間透出一股剛勁,配合音樂和燈光,讓畫中意境躍然舞台之上。

天才畫家 曠世孤品

《千里江山圖》為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所繪畫的絹本手卷,縱約五十一厘米,橫約兩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當時年僅十八歲的王希孟,花了半年時間完成這幅曠世傑作,雖然畫上並無作者款印,然而後世通過宋朝宰相蔡京的題跋,得悉宋徽宗曾親自指點王希孟筆墨技法。歷史上關於王希孟的生平事迹,僅有片言隻語,有指他二十餘歲便英年早逝,流傳的多有兩種說法,一是其身體羸弱,二是其開罪宋徽宗而被處死,所有作品均被燒毁,只有徽宗賜予蔡京的《千里江山圖》得以保留下來,成為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作品。

北宋時期,國土淪喪,民不聊生,很多文人只好把理想寄情於書畫之中,《千里江山圖》描畫了綿延千里的錦繡河山,表達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關係,以及人們對生活於自然美景的嚮往。國畫藝術家潘芯嫻(潘嫻)介紹道:「畫的開首由右至左是崇山峻嶺,內容有江南山水,層巒起伏,煙波浩渺的江河、幽岩邃谷、流溪飛泉、漁村野市、宅邸、水榭亭台、漁船遊艇、茅庵草舍、長橋、居民趕集、遊玩等豐富內容。畫中千山萬壑,爭雄競秀,水天連接。山間瀑布高崖,曲徑通幽,樓閣相連,古松修竹,景色秀麗,又有漁村水榭,船橋輝映,路路相通,可行,可望,可遊,可居。」她認為畫卷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眾多人物在大自然中生活和進行不同活動的理想景象,合乎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自然觀和審美觀等。

色彩絢麗 構圖嚴謹

潘芯嫻形容《千里江山圖》用色絢麗,可見唐朝之亮藍及湖藍,並繼承了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畫法,即以石青和石綠等礦物顏料為主,設色具有裝飾性,畫家又在山石輪廓之間加入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輝煌的效果,故亦稱為「金碧山水」。「山腳、屋牆水天交接處,運用不同深淺的赭石色渲染,用筆及敷彩均極為精細,又使用了當時山水畫的主流畫法,如捲雲皴、鬼臉皴等。」

她指畫作大致可分為六段,各段均以綿延的山體為主,利用長橋或流水作連貫,體現「景隨步移」的效果,並採用高遠、平遠及深遠的不同構圖方式,呈現中國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法,使畫面跌宕起伏,錯落有致,「全幅山景氣勢磅礴,萬壑爭秀,即使從中抽出一段,亦可以成為一幅完整的山水畫。」

她認為王希孟繼承傳統,畫面刻畫細緻,展現北宋時期畫院風格之工整與嚴謹,「遠山近水用了不同畫法,景物有動有靜,飛鳥、微波、水紋等亦一一畫出,漁舟遊船盪漾波間,更添動感。人物生動活潑,雖細如豆,但動態鮮明。」她指全卷以南方清麗秀潤的山水為主體,部分山巒卻又表現出北方山水峻石的特徵,山勢就似是多位少女穿上青綠色衣裳在翩然歌舞,足見作者在技法之外,在畫中投入了情感及理想。

除了此次於春晚演化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外,《千里江山圖》亦曾於2019年,在澳門藝術博物館的大型系列展覽《星槎萬里》中,以數碼多媒體、互動體驗、空間陳設等方式展出,當中《千里江山圖3.0》是全長三十五米、高六米的動態數碼長卷,結合傳統美術與嶄新科技,呈現日夜景象變化,讓觀眾恍若置身畫中的千里山河,又是另一番有趣的觀賞體驗。


Image
Learning Life

連繫同好 盼創本地特色 90後開網店賣招財貓

Image
Learning Life

小朋友學營商銷售 將來做生意商家

Image
Learning Life

冬日土耳其 直升機極限滑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