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歷史逾百年的廣華醫院醫療檔案,紙張已又乾又脆;驟眼看,難以引起人半點觸碰的興趣。偏偏,前東華主席李三元當它是寶。年前不但出資數十萬元資助部分修復費,還花上四年半時間,逐一細看這批紀錄了自1917 至40 年的醫院總冊。二十三年的記錄、長達三十萬個病人入院資料;外人會好奇,又不是藏寶地圖,值得花上四年半光陰?「值得!」李三元答得義無反顧,「從中看到整個九龍區一百年來的人口健康以至民生變遷。」他發現那些年,腳氣病、氣管病盛行;也發現中醫地位曾經很吃香,除生仔外,港人有病都首選睇中醫。
這個無心插柳的研究,獲中大歷史系教授何佩然賞識,鼓勵他將論文結集成書,最近出世,「香港的中醫及西醫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經歷過一段共存與衝突,希望在不久將來,中醫可以得到科學驗證,證實為具成效的醫學療法,讓中西醫結合治療得以在全港各間醫院實踐!」
人生初次出書,李三元興奮如看着寶寶出世,他拿起這本名叫《衝突、並存與延續,從廣華醫院看香港中西醫發展,1910 年代至1940 年代》的著作,滔滔不絕細訴研究合共一百五十七冊入院登記簿的點滴。
為了一本著作可以樂上半天,你會以為是「曬命」,但當知道這批藏在廣華內經歷逾百年的「發黃」檔案是如何重見天日,義工們是如何花上一千二百小時完成艱巨的修復工程,才由李三元花四年多時間研究,終成為今天登上大雅之堂的論文。你會明白「出土」的,不僅是廣華的過去,也是香港的歷史印記。
李三元不是歷史學家,從事皮革生意的他74 年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主修工商管理,人生字典裏本來只有經商,直至有天遇上歷史學家,驚覺歷史的世界充滿傳奇,愈聽愈上癮,「記得當年前主席王定一想整合東華歷史,於是找來中大歷史系教授何佩然幫手,聽教授細訴香港的歷史,愈聽愈有味道。09 年我當上東華主席,那時廣華正計畫重建,我知當中有不少歷史文物,同事其後在整理檔案時發現一批屬1917 至40 年的入院登記簿。我一看,內裏清楚記錄病人的姓名、性別、住址、病徵、接受中醫還是西醫治療,以及有否出院等。心想,這可能是本港至今發現得最早的一批非政府醫療記錄,非常珍貴。」
合共一百五十七冊的入院登記簿,不識貨的人會以為是垃圾,但識貨的歷史學家一看,便知是研究當年華人社會結構及人口變化的最佳綫索,「當中有一百五十二冊是中式傳統綫裝書,內容以毛筆墨書寫,餘下五冊的內頁卻是西式印製,內文漢字以鋼筆書寫。」李三元如數家珍。
自這批檔案「出土」後,東華的義工隊合共付出一千二百小時處理檔案、擦去灰塵,「檔案的紙張又乾又脆,稍為不慎就會造成損害。若不進行專業修復,紙張只會不斷折損。」復修費用不菲,也相當耗時,李三元二話不說捐出數十萬元資助部分修復費用,「首要的修復任務是將檔案數碼化,工作人員逐頁逐頁
將資料拍成數碼相片。我腦內頓時萌生一個念頭,何不認真地研究一番,並將之撰寫成論文?」在何佩然教授的鼓勵下,他毅然接受挑戰,重返闊別四十年的校園,在中大攻讀歷史學博士。上課的首天,心情像小學生初踏校園般興奮:「好記得科大的衞教授鼓勵我盡情地寫作,於是第一時間將腦海浮現的意念記下。長子曠怡知道我要開始寫論文,特地買了一部手提電腦給我,很窩心!」
不過興趣歸興趣,要達到博士級的研究水平,就得下點苦功。於是一切由做Excel 表開始,但入院檔案記錄多達近三十萬個,單是逐一輸入資料已花費數個月時間。然而把資料輸入後,難題才開始,「單是辨識檔案中的文字也花費不少心力,大部分墨水字迹已模糊不清,亦有很多文字過於潦草。」李三元發現記錄檔案包含不同字迹,意味登記資料的文員不止一人,「部分人因缺乏醫學知識,儘管所指是同一病,但記錄時卻出現不同名稱。」
他又發現前來求醫的奇難雜症多達百種,「你猜當年最多人患的疾病是甚麼嗎?原來是腳氣病。」李三元續分析道:「那年代因生活窘逼,工資微薄,很多人因營養不足患上腳氣病;其次是氣管病,可能跟居住在擠逼的房屋內空氣不流通有關;也不時有病人因為身體損傷入院,反映街頭毆鬥及犯罪情況是司空見慣。但前來求醫者除非需要分娩,否則十之八九會選擇睇中醫。」
他總結出一個結論:「那時西醫的地位並非遠勝中醫,西醫只在治療婦科病及身體損傷較中醫有效。從檔案記錄的治病成效來看,中西醫是不相伯仲,對某些病徵來說,中醫甚至遠勝西醫。」為深入了解中醫發展的變遷,李三元還翻閱了多份東華董事局舊會議記錄,發現在二十世紀初年,殖民地政府並不重視中醫中藥,認為中醫缺乏科學根據,但在1894 年一場鼠疫過後,英政府一直試圖干預東華的管理,希望以西醫取代中醫,但遭華人反對。直至1919 年,政府才安排曾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加入董事局,東華三院走向的西醫化步伐才得以加快,「1930 年大蕭條,香港經濟也受影響,捐款大減,醫院收入大跌,其時東華也出現巨額赤字,董事局只好向政府求助,政府乘機要求成立由西醫主導的醫務委員會,成員由政府委任,負責監督醫院營運。東華三院無奈接受,但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初心,始終沒變!」這次歷時四年多的研究,最大得着是甚麼?李三元毫不猶豫說:「自2010 年卸任主席後一切不是句號。原來我還可以用研究員身份去翻開東華的歷史,讓下一代人更明白廣華、東華曾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