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投資市場都需要找新的亮點,以前有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金磚四國、商品黃金,現在有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主題,甚至ESG。
做生意始終以盈利為先,沒有新主題就不能吸引新的資金,有新資金才能有佣金及資產管理總額。這些主題可以主導數年的光景,但之後的表現如何,則沒有太多人關注。究竟現在金磚四國的表現是如何呢?相信亦沒人深究。
有些主題比較有長遠價值,例如醫療行業相關公司。
但筆者懷疑,作為一般的小投資者,是否應該跟隨這些主題投資,還是應該另有計劃。環顧一般的退休基金,都是以國家地區,又或者以風險類別(如進取及保守型)去劃分。如果以主題去做退休投資,可能事主要更深了解那些主題的可持續性有多少。
話說回來,今天大行其道的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畢竟就像昔日的互聯網行業,平地一聲雷而起,但當中有很多公司都消失了,當初又是否可以想像到今天的美國科網七雄(magnificent seven)會雄霸天下?投資在對的行業亦不保證能投到好的公司,所以要賺錢真是天下第一大難事。
同樣,就算投資在那些非常沉悶的行業,如超市大賣場等行業,要找出當中管理得善的公司同樣困難。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被動型的基金成長速度遠超主動型基金。在2023年底,美國被動型基金的資產淨值首次超越了主動基金。這反映了就算是專業的基金經理,就算全職地去發掘好的股票,仍然未必能跑贏指數基金。
自疫情之後,世界大變,不單是地緣政治,經濟增長的重點亦推陳出新,地域性的增長點亦和以前大不同。在這紛亂的時代,究竟應該要積極發掘新亮點、持盈保泰、還是將目光放回傳統經濟上,筆者莫衷一是。
回看年頭寫的是叫人「不要被記憶拖累」,因為世界變了,要用全新思維去思考未來,而2月份就認為「不要對股市太悲觀」,幸運的是股市之後回升了不少,但現在卻又非起非落。現在已接近年底,筆者對這個新的世界仍然感到陌生,可能要過完聖誕才能看得更清。不知道讀者今年的投資表現如何,但就算虧了本將來可以再賺過;沒有把握到升浪,亦不等於有所損失,賺錢的機會永遠可以重新來過。然而一年過去,身邊人與物都變化很多,家中長者又老了一年,身體衰敗;小朋友又大了一歲,學識漸增;在投資市場風雨飄搖之際,珍惜眼前人可能是最老土又最啱聽的一句話,願各位都有美好人生,更勝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