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及長線投資

Column
Image
20246月的臨時本港零售數字是二百九十九億,仍然在三百億之下,情況沒有改善。「十三大」後仍然缺乏利好消息,恒指再次跌破一萬七千點,短線氣氛的確非常差,股市先生在鬧情緒,如果投資者都因此情緒低落,跟股市先生一起鬧情緒,應該鬥不過他,其結果可能很不濟。請不要忘記2009年我們經歷過的低點是一萬零六百六十七點,當時人們談論的不只是氣氛差、經濟低迷,而是資本主義社會已經走到盡頭,甚麼企業、創業、國際銀行都統統沒有用了,人類社會要改變,但摒棄資本主義之後要用甚麼取代呢,當時根本沒有出路,全世界就眼巴巴看着股市由三萬點跌去三分之二,直至一萬點左右。

 

現在回望,金融海嘯之後,倒閉的大銀行寥寥可數,企業仍然創新,由網上銷售、新能源產業、晶片業、大型線下零售商仍屢創佳績,就算是麥當勞、寶潔、地產業都捲土重來,比起1923年大蕭條復原得更快。

 

雖然今天地緣政治仍然緊張,但仍未到我們對市場經濟失去信心,我們知道市場、產權、貿易仍然可以帶來財富。

 

筆者不時都會討論資產配置及長線投資的重要性。最近收到一間MPF公司的基金報告,如果去看過去十年的累積回報率,股票基金有百分之六十一、混合型有百分之二十七、債券基金及保證基金分別是百分之五及六。由此可見,縱然股市大跌,長遠而言,把錢放在不同的資產,持之以恒,分別仍然是明顯的。

 

如果我們相信經濟會繼續成長,上市公司就算有些行業失敗了,但會有新的出現,始終能夠跟經濟同步成長;相反債券的定義就是以收息及收回本金為主,根本沒有興趣分享上市公司的成果,所以只會有百分之五、六的回報是必然。

 

本質不變

 

資本主義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當中重視個人自由、私有產權及創業精神在改善物質生活及財富累積的效果非常顯著,筆者暫時看不到有一更佳的替代。雖然,最近十多二十年強調公司不單是要累積資本,而同時需要肩負社會及環境等責任,都無阻資本主義在全球的發展,繼續令世人變得更富有,及有更佳的產品可供使用。就算地緣政治升級,大家仍然想透過貿易去提升人民生活質素。

 

股市其實是資本主義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資本主義不死,股市仍然有作為,就像日股沉淪了三十年,都可重返四萬點一樣。香港是國家的窗口,與資本主義世界接軌,這是我仍然未死心的底蘊。

 


Image
Column

發展樂齡科技 刻不容緩

Image
Column

甚麼是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 你有選擇困難嗎?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