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尚新浪潮 香港創意閃耀英倫

Learning Life
Image
AI人工智能的應用越見普及,一個由香港理工大學(PolyU)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共同建立的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CCIDA)擔任主要贊助的「靳埭強×AiDLab×香港時裝設計師秀」,早前就在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下稱V&A)舉行,首度呈現由五位新世代香港時裝設計師創作的主題系列,將結合新科技的本地原創力量,帶到國際時裝之都。

 

藝術家畫作啟發設計

 

這場非一般的時裝秀,其實是AiDLab舉辦的「文化×人工智能2024-2025:文化與未來」的其中一個項目。五位香港時裝設計師,包括陳進傑(Derek Chan)、蔡鴻成(Wilson Choi)、李德誠(Tak Lee)、李昕(Sophia XinLi)及冼美玉(Aries Sin),他們須從著名藝術家靳埭強博士的五個藝術創作階段尋找設計靈感,再運用由AiDLab開發的「AI時裝設計助理系統(AiDA)」,創製出全新的時裝作品系列。今次除了在V&A舉行花生騷,主辦方亦同時展出了二十二個研究所的創新項目。為進一步了解這個融入新科技、時裝設計及藝術等多元創作的項目,我們特別跟靳博士作了簡短專訪。

 

『用筆,非為筆所用』

 

任何科技的應用,坊間總有正反兩面的回應,對於AI應用於設計,一直存在爭議,靳博士認為AI是精良的新工具,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我們卻應該「不器」,那就是不要反過來成為AI的工具。「時代進步,工具日新月異,設計師是創作者,要以開放的態度迎接。然而,古人早有用工具的心得,『用筆,非為筆所用。』乃至理名言。我常鼓勵年輕人鍛煉自己的分析力與創造力,要善用將來更先進的工具,才能引領潮流,創造潮流。」

 

問及五位設計師要利用時裝來詮釋靳博士的五個藝術階段,他們的作品可又掌握到那些階段的精粹?博士答道:「五位設計師在設計前,我都會親自跟他們說明過去五十年創作的水墨畫於不同年代所呈現的五個風格,講解當時的心路歷程,以及運用甚麼手法去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他們再以抽籤方式,決定自己要針對我在哪一個時期創作的水墨畫作品進行研究,包括利用AI工具的協助,將所選擇的水墨畫元素,思考如何應用在時裝設計之中。期間,他們會聽取我的意見,並以AI作為工具,大膽嘗試不同的可能性。當然,絕不可放棄自我創作的獨特性。我鼓勵他們追求自主創新的成果,切記要作為AI的主人,而不是成為AI的奴隸。」靳博士續指他在設計師們的初創階段,已跟他們開會,細心理解及討論,並提出意見。

 

對於是次在倫敦V&A的活動,靳博士直言希望能與青年時裝設計師們一起體驗AI智能的善用,同時藉兩代創意互動合作,展現香港文化創意的力量。與此同時,他亦期待今次除了讓參與者得到寶貴的經驗,在不久的將來更可把取得的成果帶回香港,以至世界不同地域。


Image
Learning Life

以模型化有型 港「車手」飄移稱霸全國

Image
Learning Life

沙灘肌理畫 體驗富質感藝術創作

Image
Learning Life

岐阜郡上八幡 夏日舞動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