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熱潮的小啟示

Column
Image
曾是不少八、九十後童年回憶的ICQ宣佈即將停運,一個時代終結的同時,各個社交平台如InstagramXThreads等繼續遍地開花,密集地編織出一個線上世代。

 

Threads這個與Instagram相連接的平台近日受到不少人討論,它在去年剛推出的短短五日,便有一億名用家登記。負責人形容「Threads是一款基於公共對話而設的社交平台」,不少素未謀面的人在平台就着感興趣的話題對話。

 

Threads的演算法和Instagram不同,機制除了推薦個人喜好內容,亦會推送其他獨立用戶的帖文。此舉本來有望將同溫層效應打破,但同時亦影響用家體驗。例如,有人分享具爭議性內容,包括露骨、暴力、貶低某群體的言論,有些用家藉此作流量密碼,以獲取追蹤和曝光度。

 

然而,在新演算法下,訊息的擴散效率比其他平台更難預測。用家即使沒有相關內容的瀏覽紀錄,仍有機會看到不符合興趣的帖文。有人索性選擇不下載程式、也有不少人希望窺探年輕一代網絡文化而下載。

 

活在線上世代,網絡文化和趨勢難以預料、難以控制。瀏覽社交媒體看似毋須成本,但事實上,我們投放的是自己的專注力;隨着越來越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創造內容,我們閱讀、過濾和轉化成自己所認知的世界,其實是別人所創造的現實;反之別人閱讀的,也可能是我們所創造的現實。

 

培養數碼正念(digital mindfulness),學習帶着覺察使用社交平台十分重要;嘗試將心力投放在提高(而不是降低)我們幸福感的內容上。

 

  1. check-in自己的情緒:瀏覽社交平台時,有意識地感受自己的情緒;你會否越來越頻密地瀏覽那些令自己感焦慮、悲傷、無聊或不足夠的內容?可以視為一種訊號,例如在社交平台上看見別人看似無瑕的生活,有機會令我們產生比較心態,認為自己未夠好。
  2. 為瀏覽社交媒體設下清晰動機:可能是貼近最新資訊、與朋友連繫、分享自己的喜好;讓動機成為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路燈,避免沒有覺察地滑電話,注重有意識地使用電子產品。
  3. 反思內容創作者的動機:我們閱讀的每個內容,背後都帶着一個動機—可能是銷售產品、邀請你訂閱和關注平台、推廣一些思想和價值觀;我們可以花點時間思考它的目的,有助我們在眼花繚亂的內容中,找到真正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
  4. 設下界線:為使用社交媒體設下具體使用時間、利用應用程式來管理上網時間、每天安排特定時段完全不使用互聯網(如用餐或睡前的一小時)、設定無手機區域(如飯枱)。


當電子世界和日常密不可分時,不要忘記最可貴的是,我們時常擁有選擇看甚麼、怎麼看的能力。


Image
Column

缺一不可的 大灣區與國際金融中心

Image
Column

將AI 融入生活 才是王道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