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海外如何選擇? 多元升學路 開展美好前途

Feature
Image

DSE放榜進一步迫近了,對於升學,各位家長 / 學生可已有了打算?除了升讀本地大學外,到海外升學也是很多學生的夢想。不論決定在本港升學,或是負笈海外升學也好,最緊要是揀選合適自己升學路。今期我們從多角度解答海外升學的常見疑難,更邀請了兩位應屆考生跟大家分享「兩手」準備。

把握時機申請 升讀英國大學三途徑

 

本港中六畢業生到香港以外地區升學的趨勢有所緩和,教育局早前公佈《2023中六學生出路統計調查》顯示,在去年近三點九萬名繼續修讀全日制課程的中六畢業生中,九成人繼續留港升學,其餘百分之九點四的中六畢業生到外地升學,比率較過去數年下跌,創近年新低。在約四點一萬名受訪的2023年中六畢業生中,只有百分之九點四畢業生、即三千零六十三人選擇在香港以外地區繼續升學。

 

《移居英國升讀公立學校全攻略》作者及出版人陳筱芬教育博士(Fanny)表示,到英國升學有三個途徑,分別是大學基礎班、國際一年級課程及大學一年級。「中五或DSE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可以考慮報讀大學基礎班,修讀一年基礎班,成績達到大學要求,可直接入讀三年大學課程,課程較多元化,除必修英文外,還有數學、健康科學、法律、科學、商業等科目,收生要求由『222』至『332』;DSE成績稍遜的學生則可考慮報讀國際一年級課程,課程內容與大學一年級相若包括主修課程,完成課程且成績達標的可升讀兩年大學課程,收生要求由『332』至『433』。

 

首三十名英國大學一年級的DSE收生要求為「455」,如學生想以DSE成績申請,要注意大部份院校都以英文、數學及兩至三個選修科成績為考量。她續指,DSE學生如能憑公開試成績直入英國大學學士學位課程,應把握時間統一透過UCAS平台申請大學課程。「大部份大學的本科或比較熱門的科目雖已截止申請,但仍有院校及課程尚餘申請位置。學生應在630日英國時間下午六時前申請,UCAS仍會將申請遞交至院校。但之後才遞交的UCAS申請,會自動轉為補錄(Clearing),一些大學學科在7月份仍然有學額空缺,學生就可以在補錄階段選擇一間自己心儀的學校申請。」另外,學生除了預測成績,要準備推薦信、大學選項、個人陳述信,或過去工作經驗外,也要盡快應考IELTS國際英語水平測試,並最少取得6.0分數。

 

負笈海外升學可以轉換學習環境、體驗異鄉生活,惟Fanny強調,有意到海外升學的學生除要積極裝備及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外地生活很多事情都要自主決定,需要為此作好準備。「學生獨自離開熟悉的環境,難免會有想家的感覺,他們應保持開放及平和的心情,記得自己想到海外升學的目的,向着想達成的目標努力;學生也要自律,畢竟外國與香港的學習模式不一樣,他們應好好安排及分配時間。

 

VIPE 本地升學密碼

 

考試及評核局早前公佈報考統計數據,2024年文憑試考生人數與去年相若,共有約五萬零八百名考生報考,當中近四點三萬人為學校考生,較去年多約一百八十人。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青年工作幹事黃民信指,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副學位及高級文憑課程的學額相若,「惟不同大專院校近年會因應市場需求而開辦不同課程,因此學生可選擇的升學途徑的確比以往有增加的趨勢。」

 

他續指,學生可從「VIPE」四個英文字中,作選科及未來職涯規劃的考量—「V」代表Value(價值)、「I」代表Interest(興趣)、「P」代表Personality(性格特質),以及「E」代表Employability(就業能力)。「學生選擇的工種若是根據個人興趣,學習表現自然事半功倍,未來也能獲得由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他們也要了解個人性格特質及能力,才能為自己制定裝備方向及尋求合適工作。」

 

無論選甚麼 先了解自己

 

教育局正積極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包括在高中推展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ApL)課程,是高中課程的選修科目之一,除了核心科目外,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能力,選讀應用學習課程作為選修科目。黃民信坦言,應用學習的原意是讓學生在大學選科及思考未來職業生涯前有所體驗。「學生在選科時,應先詢問自己喜歡或適合哪一種學習模式,如傳統『坐定定』的系統性學習,抑或是活動式教學,始終每名學生各有所長及個人特性,再作出選擇不同院校及課程。」現時不同院校均有開辦相同課程,他強調,學生在作出任何選科時,最緊要是清晰自己的最終總站。「舉例說,有兩所院校開辦相同課程,且於學生畢業後均具備相關資歷及認受性,學生則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個人興趣等作考慮因素。」

 

黃民信又提醒,如有學生選擇到海外升學,應留意相關課程的認受性。「例如學生有意到海外修讀輔導醫療如語言治療,由於當地與本港院校的課程,其結構及內容不盡相同,畢業後如回流本港執業或需要再應考相關資格試,應留意相關銜接情況。」

 

倒數33 應屆考試:焦慮與期待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放榜日即將來臨,香港的中六學生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對於許多學生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學術考試,更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隨着放榜日一天天逼近,學生們的心情複雜,焦慮與期盼互相交織。

 

兩位應屆中六畢業生,鄧鏡波學校的麥仲軒同學和靈糧堂劉梅軒中學的陳浚朗同學,跟各位分享自己應對考試壓力和放榜焦慮的經歷。

 

壓力下的眼淚

 

面對今年DSE的新變動—首次加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作為DSE必修科,許多學生都感到壓力倍增。DSE考試成績決定了學生能否入讀心儀的大學學系,這一結果無疑對他們的學習生涯和未來就業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陳浚朗同學說:「考試後的焦慮讓我夜不能寐,我甚至夢到自己錯過了這場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這種壓力甚至讓我在家中落淚。」

 

與陳同學的經歷相似,麥仲軒同學坦言:「我最緊張的時刻是考試前的幾天,我擔心自己是否準備充足,還經常焦慮地想像如果成績不似預期該怎麼辦。雖然我知道懷着緊張心情也無補於事,但我無法壓抑自己的焦慮。」他特別提到,選修科「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出乎意料地容易,但競爭激烈的考試氛圍仍讓他感到壓力。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兩位學生都特別感激他們的學校及補習老師們,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指導,更在心理上提供巨大的支持。他們都強調老師和家長應留意考生的情緒,適時給予支持和鼓勵。

 

將恐懼化為動力


面對考試,麥仲軒同學分享他的座右銘:「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意味着在無人知曉的黑暗中,自己要照亮前行的路。他建議即將應考的學弟妹們「與其害怕,不如轉化為動力。」

 

同樣地,陳浚朗同學也為針對學習策略提出建議,他認為學生不應過分依賴學校提供的筆記,而應該利用參考書來自製筆記,這樣更能準確地理解和回答考題,從而考得更好成績。展望未來,兩位學生都希望能入讀心儀的大學學系,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期盼。

 

DSE考試不僅教會了麥仲軒同學和陳浚朗同學學術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了以正面積極的心態面對成長路上的困難與挑戰。不論是即將應考DSE的學生還是即將迎接放榜日的中六畢業生,都應該在生活的壓力下尋找光明,找到適合自己的升學路。不管DSE放榜結果如何,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從中學到寶貴的人生經驗。祝願莘莘學子在人生每一步都能克服困難,迎來光明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