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星期日的晚上,你躺在沙發上,本來想隨意在Netflix享受一齣戲,卻突然想起接下來一周的工作量,一個個死綫浮現腦海,不安感在角落現身和你說「Hello, it’s me」,你的思緒提早踏入了工作天—你有經歷過類似的「星期日恐懼」(Sunday scaries)嗎?
LinkedIn發現,80%受訪美國人在周日已經開始擔心下周的工作,當中GenZ(1996至2010年出生的人)更高達94%;擔心的主因包括:工作量(60%)、需要兼顧工作和私人事務(44%)、想起上周未完成的工作(39%)。回應這無形而廣泛的星期日恐懼,有人提倡「最低限度星期一」(Bare Minimum Mondays),即是在星期一只完成低限度工作,並強調將自我照顧注入日程,在投入工作前先好好覺察自己的狀態。
Marisa以自己為例,她在工作頭兩個小時,會安排時間寫日記、閱讀文章,然後先處理自己最享受的工作內容,再集中做必要的工作,並指「專注工作兩三小時所能做的,不少於散漫度過的八小時。」當然亦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這鼓吹應得權利的文化(entitlement culture),令員工認為在工作時段過度放輕鬆是理所當然(也就是老奉)。此外,很多工種如工程、醫護、法律、教育等需要和不同人協調溝通,時間綫緊逼,甚至會影響他人的利益和福祉,也似乎不適合這模式。
我們問過來自不同行業的朋友的看法:從事行政管理的R先生:「這是很人性化的安排,可以讓人減少低落情緒,加快回到有效率的狀態,但也很視乎行業運作。我覺得賦予員工更多彈性時間,或加入團隊熱身的環節如早餐會,也能幫助提升士氣。」從事市場營銷的S小姐:「所謂的Monday Blue是因為星期五六日堆積下很多工作,若星期一還花時間處理私人事務,只會令我的焦慮愈滾愈大。反而,一些彈性安排如在家工作星期一,讓員工在家調節如何進入工作狀態,會對生產力更有幫助。」
我們當然也問過本團隊策劃人Winnie(麥穎思教授),她認為:「自我關懷不應只在星期一,而應融入每天日程中,並盡可能持之以恒,成為日常規律。上班並不代表每時每刻都必須傾盡全力,但卻須找到對自己及對工作的承諾,才能實現意義。」
其實,「最低限度星期一」的用意,在於找出在繁忙工作中,適合自己的自我關懷方式(self-kindness),可持續地保持工作動力,也兼顧身心健康;將星期一的工作量簡化只是其中一種創意方法,若要紓緩每周回到工作的壓力和焦慮,我們也可試試其他方式,例如安排好每天的小休時段(micro-breaks),設定午間散步或運動時間、或是和團隊在一周開始溝通好首要工作,以減少生產力焦慮,並增加連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