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港」魚拓第一人 90後迷上冷門藝術 無師自通

Learning Life
Image

魚拓藝術已有數百年歷史,惟在香港甚為罕見,一位九十後青年因自己對釣魚的愛好,驅使他無師自通製作魚拓藝術。即使現今科技已經能夠用拍照代替魚拓為魚類做記錄,但他卻認為後者比前者更能感受生命的偉大。「魚拓更令人珍惜食物,更令人明白個人生命是由眾多生命支撐而成的。」他早年甚至成立「香港魚拓」,旨在推廣魚拓藝術,令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得到,同時令香港能發展一種獨特的魚拓風格。

魚拓藝術是一種利用魚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輪廓和紋理來創作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可以利用墨汁在「宣紙」上通過拓印的方式來展示魚的形狀和紋理。

九十後的李振華是一位熱愛釣魚的藝術家,他最初接觸魚拓藝術是因為對釣魚的興趣。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帶他去釣魚,這啟發了他對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他重拾了對釣魚的興趣,同時在網上發現海外有藝術家利用魚拓技術創作藝術作品,於是他便在本地尋找魚拓藝術家。結果卻發現:香港根本沒有人從事這門藝術。

 

於是,他決定自己嘗試製作魚拓作品。第一次製作魚拓作品是在他釣到一條魚時,想把這條魚的形狀和紋理記錄下來。然後,他開始摸索製作魚拓作品的方法,同時不斷吸收不同的資訊和技巧,慢慢便累積了許多魚拓作品。

 

源於宋代 歷史悠久

 

李振華分享,在日本的魚拓藝術中,最早的魚拓作品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莊內藩(現在的山崎縣)的漁民。當時,漁民會利用魚拓的形式來記錄和展示他們的漁獲,方法是把魚放在紙上,然後用墨水或油墨蘸取魚的紋理,然後用紙將紋理印出來,形成一幅魚拓作品。

 

在中國宋代的魚拓藝術中,類似魚拓的拓印技術被應用在了拓印藝術中。拓印藝術是一種利用拓印技術來創作的藝術形式,常常用於製作印章、印花布和裝飾藝術品等方面。惟該藝術甚少有文獻記載,因此沒有流傳下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日本和中國的魚拓文化逐漸交流融合,形成了現代魚拓藝術。現代的魚拓藝術家不僅能夠利用傳統的魚拓技術來創作作品,還能夠運用現代的數碼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來創作和呈現作品。

 

生命之重 照片難及魚拓

 

現今科技發現成熟,人人拿着手機已經可以為魚魚拍照,魚拓的重要性當然大不如前,不過李振華卻以「於禪紙之間盛生命之重」這八個字來概括。他指,魚拓作品就像一張薄禪紙,但實際上它們承載着生命的重量,「你可以感受到與魚直接接觸的感覺,這是影像無法表達的。」而魚拓作品基本上都是一比一呈現魚的尺寸和細節,這讓人感受到真實的衝擊力,這是攝影無法完全取代的。他舉了一個美國魚拓藝術家的例子,當時他在洛杉磯自然博物館展出一條已經死亡和腐爛的深海魚時,通過魚拓技術成功地將魚的細節印在紙上,呈現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形象,這是攝影無法做到的。「此外,魚拓作品可以吸引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了解和興趣,提供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呈現生命和自然界的美麗和多樣性。

 

魚拓的成品雖然美麗,但對李振華來說,製作的過程更為很震撼。「因為你可以看到一條活生生的魚,然後將牠的形象記錄在紙上。最令人震撼的可能是幾年後再看到這幅作品時,你會想起過去跟這個生命的接觸。即使你可能已經忘記了這件事,這幅魚拓作品可以提醒你,讓你記得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這條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對於李振華來說,魚拓藝術更可以讓人記住那些已經結束的生命,即使在沒人記得的時候,它也能保留着這些生命的痕迹。

 

魚拓的深層意義

 

李振華表示,他從魚拓身上學到的東西是對生命的尊重。在八年製作魚拓的過程中,他深刻意識到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即使是一條魚也不例外。他強調自己並不是素食主義者,但也會尊重食物的來源。他認為,生命之間是互相支持和依存的,每一個生命都在維持大自然的循環。「有時候,人們會忽略生命的價值,並視之為理所當然。魚拓藝術便是一種很好的媒介,可以提醒人們珍惜生命。」無論是他自己製作的作品,還是他看到其他人的作品,都能讓他感受到所有生命之間的互相支持和依存。「我們的生命是由眾多生命的支持,才得以存活。」這是一種感恩的心態,讓人們珍惜每一個生命,並尊重它所扮演的角色。

 

2015年,李振華創立了「香港魚拓」,最初是因為他發現自己釣到的魚種類不多,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創作有限制,於是便想到如何讓這個藝術更有意義,並且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魚拓藝術。他開始幫助其他人製作魚拓,並且建立了「香港魚拓」品牌,希望能夠把這個藝術帶到更多人的認識中。

 

多年來李振華製作過百幅魚拓作品,他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魚拓藝術,並且希望能夠推廣屬於香港的風格和特色,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賞到香港的魚拓藝術作品。他認為,魚拓藝術不僅在香港,還在日本、夏威夷、美國和台灣等地都有藝術家創作,各地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他希望能夠將屬於香港的魚拓藝術作品與世界分享,讓更多人欣賞和認識這個藝術。

 

魚拓製作小技巧

 

李振華分享了兩個製作魚拓的小技巧。首先,拓印的物體不同,例如烏賊、螃蟹、有鱗的魚等,牠們的吸水性和紋理都不同;即使是不同種類的魚也可能有不同的鱗片,有些鱗片吸水性強,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處理,才能成功拓印出一個清晰而滿意的作品。「例如在拓印烏賊時,需要注意使用適量的墨水。如果使用太多墨水,可能會看不到烏賊的物理紋理,因為墨水太多會讓紙張濕透,導致細節失真。」

 

另一個小技巧,則是在拓印時容易出現重影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紙張移位或翻印造成的。因此,在拓印時需要一氣呵成,不能間斷,每個魚拓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將當下的狀態拓印下來,而且沒有第二次機會再印一次。」由此可見製作魚拓跟生命一樣沒有「take two」,需要小心演繹。


Image
Learning Life

學做懷舊微型模型 感受本地文化特色

Image
Learning Life

朝聖東京 哈利波特 影城之旅

Image
Learning Life

齊齊捉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