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了! 做好部署 迎難而上

Feature
Image

中學文憑試(DSE)將於下星期三(19日)放榜,不少應屆考生都積極籌劃個人升學路。有升學輔導顧問提醒,考生要冷靜應對,事先作出「三手」準備,並清楚放榜各種注意事項,包括放榜日的時間及地點、交通情況,也要留意不同院校的即場報名程序,攜帶所有放榜日的資料。放榜時間愈近,對放榜日的緊張感亦會愈發增加,只要考生做好期望管理,預先準備及計畫,放榜日萬無一失!


三手準備  掌握肯定因素


許強懋接到這些查詢後,也會提供相關資訊給學生及家長,引導他們在放榜前作出計畫及期望管理,並建議學生應有「三手」準備,「以『如果這樣,可以怎樣?』的角度思考如果成績合乎預期、如果成績大有驚喜,以及如果成績大失所望,會有甚麼安排呢?藉以為自己做好準備,即使收到成績單也有相應方案。」他又指,應屆考生可將個人擔憂及計畫與家人和朋友溝通,讓他們分擔升學壓力,「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多了解升學資訊,以協助學生作出適切的期望管理。」

 

心理壓力亦是應屆考生需要處理的重要因素,許強懋表示,不少考生在放榜前及放榜當天的心理壓力較大,「前者是因為對自己的成績沒有把握;後者則是收到成績後對未來的不肯定。」他強調學生要「冷靜應對」,「放榜前做好準備及計畫,將不肯定因素轉為肯定方案,例如不肯定成績是否足夠入讀心儀院校或學系,預先準備不同成績的升學計畫,這樣可大大減低不可控因素對自己的影響。」

 

常見甩漏  冷靜應對處理

 

放榜當天難免會有「甩漏」情況,許強懋不諱言,不少考生,尤其是自修生會混淆了放榜安排,「學生應預先了解所有資料,包括放榜時間、地點及形式,也要留意當天的放榜流程及交通情況。」

 

除了一般DSE放榜日考生帶備的物品外,他提醒考生攜帶放榜資料、學校推薦信,亦要準備好自我簡介(Self-Introduction)及個人履歷(Personal Portfolio)。「不少考生有機會在放榜當天進行即場面試,我建議考生要準備好自我介紹內容,切忌只提及個人基本資料,也要了解面試科目及注意衣着言談。」他續指,學生也要清楚放榜當天各所院校的報名程序,包括不同課程的內容、學費(是否有資助),以及院校課程的認受性等。

 

他強調放榜當天學生收到成績單後不用急於即時處理,「學生可利用一些時間與學校社工及升學輔導老師傾談,獲取他們的升學意見及建議,也可將自己的心理壓力及情緒向他們表達,讓他們作為自己的支援。」

 

專家打氣  陪你倒數

 

在聯招排位上,吳寶城建議學生應同時採取穩定及進取的策略,留意去年學科收生分數上的中位數及下四分位數。他又建議學生應有多手準備,留意不同院校的收生分數,「如計畫報讀工商管理學士,香港大學的收生分數較高,排列中間有浸會大學,Band B則排列更容易進入的科目,如嶺南大學、都會大學或SSSDP的相關課程。」留意所有考生在成績公布後均會獲分配一個個人時段於720日至722日期間修改課程選擇。JUPAS設有「五出五入」機制,考生可增選或以新選項取代最多五個舊科目,但須確保全部課程選擇不多於二十個,也可更改課程的優先次序,以及刪除舊JUPAS選項。

 

何俊恩表示,今年應考人數的確比往年增加了,但院校及學系的收生要求沒有太大改變,「我們每年都會追蹤大專院校的收生情況,平均獲得十八至十九分的學生可獲得入讀學士課程的入場券,而政府資助學士學位或是自資學士學位的大部分大學學額不變。」學生如果成績不如預期,要為自己準備後備方案,例如可嘗試報讀其他院校的相同課程,亦是考慮入讀副學位或高級文憑課程,甚或是可作其他考量,如選讀其他感興趣的學科。

 

重讀也是其中一個選擇。同學應檢視及總結自己失利的原因,如是因突發情況而影響表現,重考其取得好成績的機會較高。在放榜當日,同學不宜單獨面對,因為或要做出許多決定,而這些決定對未來升學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父母或朋友結伴同行,在頭腦混亂的時候協助分析及討論。

 

同學不用擔心,放榜後會有足夠時間進行改選,只要留意及考慮清楚自己想改選的學科,並適時進行改選便可。DSE只是人生其中一個部分,只要學生願意讀書,除了一步到位入讀大學外,還有很多不同路徑讓大家到達目的地。

 

DSE放榜日考生可帶備的物品

 

  1. 身分證等必備證件(正副本)
  2. 文憑試成績單(正副本多份)
  3. 專上院校有條件取錄通知書(如有)
  4. 高中成績表(正副本多張,謹記有家長簽署)
  5. 學生學習概覽(SLP,正副本多份)、比賽 / 活動證書,或列印聯招「比賽 /活動的經驗及成就」(OEA)部分(正副本多份)
  6. 推薦書(如有)(正副本多張)
  7. 學生證件照片(部分照片先貼上雙面膠紙)
  8. 手提電話 / 平板電腦(有足夠電量,帶備充電裝置)
  9. 文具(如原子筆、記事簿、文件夾、膠水、萬字夾、塗改液)
  10. 足夠金額八達通卡、輔幣(車資)
  11. 足夠現金及提款卡(報名費、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