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一塊塊顏色鮮豔、奪目的大花牌,已有百多年歷史,平時用作大型節慶、公司開張、就職典禮等場合的大型祝賀裝飾,在2014年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項目,肯定這門中國傳統工藝。有從事花牌多年的主理人為傳承花牌這門傳統,讓更多人認識,於是開辦工作坊。年幼的小朋友聽聽花牌的由來、特色,更可以與家長動手設計一張平面的花牌,好玩又可以長知識。
拼砌特色花牌
「榮基花牌傳承工作坊」與不同機構和學校合辦製作花牌工作坊,今次得到康文署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贊助,並與保良局合辦親親小花牌工作坊,適合八至十二歲小朋友及其家長一起參加。
工作坊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內舉行,在個半小時的工作坊中,由自小接觸花牌並繼承父業的蔡榮基主理。課堂上,他先向在場家長和小朋友講解花牌的發展歷史、用途,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以及介紹在不同國家所展示的大型花牌,還會分享製作花牌的經驗,讓他們有初步的認知。
每對親子會有一個專為小朋友而設的製作平面花牌材料包,打開有一本設計精美的材料冊,先將一張印有組成花牌組件的紙卡沿虛綫卡出來;蔡榮基解釋:這些組件中的一對龍柱、孔雀等,都是依照真的花牌比例印出來。再將每個組件放在材料冊上一張印有美國華盛頓紀念塔前的大棚架的照片上量度位置,再用白膠漿貼上,當中都要注意一些竅門。「貼龍柱是要注意兩條龍要互相對望的方向來貼,孔雀貼在最上方,其他組件任由小朋友的喜好而擺放,自由發揮。」接着,在組件上畫畫或寫字,形式同樣沒有框架,最後飾以一朵朵小銻花便完成。「小朋友的創意無限,有時都令我有所啟發,他們享受過程,覺得開心,我都開心。」
拼砌特色花牌
透過這個工作坊,小朋友學到花牌的由來等知識,對花牌有所認識,在剪貼和設計花牌的過程中亦有所體驗,享受當中的過程。在創作過程中,也可以發揮創意來設計,所做出的花牌便有不同特色,滿足感大增;加上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合作,無疑增加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