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富增值:效益最大化的社會

Column
Image
投資者追求盈利,盈利是從做生意而來的,但很少人去問做生意的目的是甚麼,有人說是為了賺錢,但細心去想做生意的目的其實應該是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產品及服務,以低的成本(或者相對低的代價)去為消費者增值,過程中便會產生盈利。沒有盈利,代表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值不足以支付商人製造產品的代價,長遠下去,此企業亦要關門。所以,做生意的目的是去滿足一種社會需要,而盈利的高低是反映做得有多好──即盈利是做生意的結果,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上的需要。

現在投資及商界經常討論公司在環保、社會及管治(ESG)上應該要得好,其背後的假設像是企業的目的只是賺錢,而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忽略了社會上的需要,現在忽然警醒起來,要為社會出一分力。

筆者年輕時,上一代經常說:勤力讀書將來就可以收入更高,若收入高是目的,無怪當時人們都蜂擁去讀醫科或商科。但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慢慢地,會令人們忘記讀書的目的,使追求醫術高明或循規蹈矩做生意變成次要及當中的手段而已。

學術界稱此為功利主義,普遍香港人都視這為金科玉律,但做生意及讀書的目的真的是將盈利或收入最大化嗎?筆者明白,做生意需要有盈利才能生存下去,但這與盈利最大化仍然有着明顯的分別。

面對通脹上升及美國加息,坊間共識是經濟變差繼而失業人數上升。當經濟不景或生產額無法上升時,過去的盈利水平未必能保持,但這並不表示公司沒有盈利。若以盈利最大化為目的,最快見效的方法就是辭退員工;若盈利是結果,盈利下降就正正是經濟不景的自然後果,公司亦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去辭退員工。過去及現在,不少商人堅信盈利最大化是做生意的目的,任何影響盈利的都反對一番,直接導致貧富懸殊加劇,更可惜的是政府都是如此認為,繼而為商界背書,難怪坊間經常將官商勾結掛在嘴邊。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在以績效為本的社會下變得非常普遍。讀書為成績,公司為盈利,甚至連社福項目都以關鍵績效指標 (KPIs)為主導。以目標為本的做法其實有其好處,就是比較有效率(efficient);但如果真正的目標被模糊起來,怎樣去知道其是否有效(effective)呢?重視關鍵績效指標帶來了其餘未能輕易量度的東西被忽視,付上了的很多時是情感、關係、文化、價值等東西。教育達標但學生家中關係不好,自殺率上升;公司業績股價達標但失業率上升而員工及管理層壓力過大,需要去看更多醫生;政府施政及生產總值達標但人們活得不快;市民收入上升但消費過後仍不快樂 …… 香港多方面的績效在國際排名十分高,同時市民的幸福感亦十分低,與上述不無關係。

Image
Column

職場升呢:新加坡 蟬聯全球智慧城市之冠

Image
Column

個性全面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