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升呢 - 電子利是可行嗎?

Column
Image

肆虐超過兩年的新冠肺炎,再一次令大家需要經歷社交距離的農曆新年,不但影響眾多商戶生計,同時亦令傳統拜年及派利是等活動取消,因此令不少銀行、電子支付平台及虛擬銀行等相繼推出農曆新年「電子利是」功能,期望新年祝福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當中更有不少現金獎賞優惠作為誘因。

從技術角度而言,電子利是並非新鮮事,一般而言是透過流動理財應用程式,每封利是內付港幣可選二十、五十、一百或五百元鈔票或自訂金額,亦有銀行透過轉數快平台去派電子利是。為了增加派電子利是的樂趣,有銀行完成轉數後讓客戶使用利物浦球星貼圖送上祝福,包括隊長軒達臣、羅拔臣、文尼、雲迪克,更有虎年賀歲卡通貼圖。

面對仍未解決的新冠肺炎,市民在這兩年來對電子支付的接受程度確實已經大大提升。畢竟,不少人擔心現金成為傳播病毒的渠道,加上政府早前推出電子消費券,及各大小商戶逐漸安裝相關的讀卡器,令電子支付發展水到渠成。

筆者認為電子利是的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普及,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應用的時間相當短,每年農曆新年只有七至十四天,太短了,儘管仍可以應用於各大小喜慶日子(例如生日)。其次,利是又稱紅封包,是中國傳統習俗,其顏色在中華文化裏常常代表「喜慶」之意,因此要令更多人接受電子利是,必須在介面及互動設計上花多些心思。

另一方面,由於每年農曆新年有不少相關的傳統習俗,例如銀行換新鈔、送利是封等活動,如果更多人接受電子利是時便應減少相關供應,情況有如實體月曆,供應減少了,便促使更多人使用智能手機內的月曆。

筆者認為,電子利是確實能令這個世界更環保,只要能夠讓傳統的文化保留,換上與時並進的元素,定能轉化為既創新又有創意的電子服務,為香港發展智慧城市錦上添花。


Image
Column

智富增值 - 國家、商人和市民

Image
Column

個性全面睇 - 虎虎生威又過年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