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升呢 - 「Zoom 疲勞」 會否成為都市病?

Column
Image

隨着疫情爆發已經超過一年,口罩隨身已是常態,是視像會議深信亦是大家不能逃避的生活方式之一。疫情前大家都經常採用「面對面」會議,但由於會議之間有可能在不同地點舉行,因此需要預留交通安排,故此每天的會議都不能太過頻繁;可是自從視像會議因應疫情而大行其道,自此不論商務、教學、婚禮、葬儀等均採用視像會議模式,令大家近乎無間斷地參與會議,甚至同時開啟兩部電腦,去應付兩個同時進行的視像會議。

在眾多視頻會議系統中,Zoom 是最突圍而出,亦擁有最大市場佔有率,然而它的普及讓人們面對長時間的會議,在抗疫疲勞後更開始出現「Zoom 疲勞」(Zoom fatigue)。早前史丹福大學虛擬人類互動實驗室(Stanford 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創辦人貝連森教授(Jeremy Bailenson)在《科技、思想與行為》雜誌(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撰寫了一份研究報告,分析了每天花數小時在視訊軟體上,當中包括Zoom、Google Hangouts、Skype、FaceTime,對人的心理產生哪些影響。這是第一份從心理角度分析「Zoom 疲勞」的同行審查研究報告,分析了數小時花在Zoom 等視像平台對心理造成的影響,發現了四個原因導致「Zoom 疲勞」及提出應對方法。

第一個原因是我們與他人的距離太近。在Zoom會議上,每個人一直盯着每個人看,大家的臉都顯得很大,過多近距離的眼神接觸會令人緊張,被注視或聆聽的壓力會引起焦慮。解決方法是退出全熒幕模式,縮小人臉大小,使用外接鍵盤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第二個原因是我們討厭看着自己──皆因在視像對話中不斷看到自己的臉,如果連續數小時盯着自己看,我們會變得很挑剔,例如發現自己鬍子沒刮乾淨、頭髮太長沒剪,這會增加自我評價而形成壓力。解決方法是在自己的臉出現在視頻框框中後,使用滑鼠右鍵按下「隱藏自己」按扭。

至於第三個原因是我們被困在椅子上,人類是好動的生物,即使開會被逼坐在會議桌旁,也會想辦法伸展一下肢體,如今視像會議逼使人們坐下來,大大減低移動性,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參與視訊會議,容易導致身體僵硬。解決方法是採使用外接照相機拉開和熒幕的距離,然後做一些你在真實會議中會做的事,例如放鬆緊繃的頸部、坐着扭動等,並在會議中定時關掉畫面,為群組創造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

最後一個原因是我們看不見他人的肢體語言,所以溝通較費力,視像會議難以看到對方肢體語言,因此需要做出更大的動作或手勢,將訊息傳給對方,如誇張地點頭或豎起拇指,這些動作都增加「認知負擔」。解決方法是在長時間的視訊會議中,給自己一個只有聲音的休息時間,不僅關掉熒幕,更讓自己全身從熒幕中退出,對牆壁發呆、看看窗外飛過的鳥都是不錯的選擇。


Image
Column

智富增值 - 行業分析之重要性

Image
Column

個性全面睇 - 瀕死‧ 復活‧ 重生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