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富增值 : 再談風險

Column
Image

在傳統的金融分析中,風險的定義是學術上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用此量度的問題是,如一隻股票的預期回報是一年百分之十,最終無論是升還是跌,只要是偏離預期的話,都會被視作風險!即使是升的部分,都一樣是風險!不少人認為這種量度極不合理,並將標準差改成半標準差(Semi-standard deviation),即只檢視股票的回報,若是低於預期的百分之十,才當作風險。

很可惜,大部分的金融從業員對以上兩種風險的論述都不太掌握,很多時都不能清楚解釋。

在數學上,投資決定取決於兩個量度:一是預期回報率,二是風險。風險嘛,當然是愈低愈好,但一般客戶是否了解這數學上的定義,這定義又是否合乎一般人的常識呢?

最近二十年,行為金融學大行其道,此派否定了傳統金融學中的假設:即否定人是理性的,其決定是根據回報率及風險而行的。但撫心自問,當買了一隻股票後不幸有所損失,有多少人願意忘卻損失,肯以此股票之預期回報及風險去決定應該沽貨還是增持呢?又例如股票上升賺了,有多少人會再計一計其再上升的預期回報率及風險才決定去向,還是先止賺,同時希望股價回吐時再買進呢?

行為金融學大大話話列舉了二十多種人類的非理性投資決定,令金融從業員能夠從客戶的角度去看其需要。例如:一般人對風險的了解是人生的重要目標,像是否有足夠資產去支付子女的學業,或去支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或有能力作出捐獻等。由此可見,風險並不是偏離預期回報率的問題,而是人生目標有多大的機率會無法達成呢?這種對風險的貼地理解,雖然在數學上不夠嚴謹,但更能促進客戶及從業員之互信,又能用共用的語言去描述事情,長遠而言確是一個雙贏方案。

另外,行為金融學亦斷言:人決定投資前是不會搜羅完整資訊(Complete information)去作最大化的選擇,而是以認為足夠的資訊作一個滿意(Satisficing) 的決定,這會解釋到股市不斷破頂時,還會有人「前仆後繼」地買入的原因。只要還有一點甜頭,儘管其金額是如何不合理的少、風險不合理的高,都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令其滿意的決定。同時,當見頂後呈現下滑時,不少人都是盼望反彈而不去計清風險與回報之關係。結果?到了大家都守不住時,就一瀉如注。


Image
Column

活動回顧 : 了解英國升學資訊 助你踏上光明青雲路

Image
Column

職場升呢 : 培訓新世代金融科技人才 刻不容緩

Image
Column

個性全面睇 : 愛的故事

Image
Column

職場Q&A : 物流航空仍有可為 適時進修提升實力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