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學堂 | 學舞獅 有助身心發展

Learning Life
Image

一隻隻體形細小、顏色鮮艷的獅子,隨着鼓聲和「鑔鑔」樂聲,做出多個不同的步法和動作;之後更舞動獅頭採青,奪目又威武,原來是一家中心舞獅班的小學員正在表演。沒錯!舞獅不是成人的專利,小朋友學舞獅,除了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和尊師重道之外,更可以強身健體、學紀律、訓練團體合作精神,有助全面發展。

學齊舞獅四大部分

Royalty Children Place(名望兒童發展天地)大半年前成立,所舉辦的兒童獅藝國術班,適合三至十二歲的小朋友參加。其中一位中心創辦人Miss Reg 表示,舉辦醒獅班可以承傳中國傳統文化,讓小朋友有所認識,「加上小朋友不用坐定定,藉着這運動,郁動身體學習知識、態度及技能,有助成長發展。」

舞獅最基本有獅頸、獅尾、打鼓和打鑔的部分。在課堂上,每位小朋友都要全部學習和接觸,教練會因應他們各自的擅長,負責不同的部分,並要學習上堂規矩。課程設計循序漸進及因應小朋友的能力,從而掌握舞獅的技巧,每堂先利用遊戲形式,進行熱身運動,例如:玩呼拉圈、做掌上壓等來練力等;然後齊齊做基本步,例如:開合步和交叉步及模擬舉獅頭的動作,每堂每位小朋友都會嘗試舉起真正的獅頭;就連採「地青」和「盆青」等都學得到,還有教打鼓和打鑔的正確手勢和技巧,學得全面。

每堂家長會收到小朋友上堂情況的相片,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小朋友學習半年後,會進行一次互相欣賞的環節,向教練做出所學的舞獅動作,作為升級的條件。這隊舞獅隊的小朋友學了一段時間,動作流暢又熟練。

有助全面發展

舞獅屬一種全身運動,有助小朋友強身健體,每種動作都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手腳協調;一隊舞獅隊最少要四人組成,講求團隊合作精神,正如負責獅頭和獅尾的小朋友要互相溝通和配合,才可以做出種種動作;同時要跟從教練的指導,培養紀律和自律精神及加強專注。還有,上堂前要向教練敬禮,下課要說多謝,展現尊師重道的精神。教練指導小朋友做不同舞獅動作時,會融合故事或比喻在其中,讓他們較易明白,同時增加想像力和思考力。

學生心聲

今年十歲的Charis 學了兩年舞獅,覺得好好玩,「當年看見商店前有舞獅,覺得很吸引,於是開始學,我比較喜歡做獅尾,因為可以與做獅頭的小朋友合作做一些動作,好似我要給暗號,令她跳下來,而且抱起獅頭的小朋友可以練力;我覺得學了舞獅,可以強身健體和培養不放棄精神。」

另一位學員瑤瑤,今年七歲半,學了五年舞獅,「我鍾意做獅頭和打鑔,因為可以練功和培養節奏感,加上令我更加自律,因為如學業有退步,媽媽會不准我學,所以我要更加努力讀書。」

舞獅=舞獅子?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琉球都能找到,如在台灣稱「弄獅」、在日本稱「獅子舞」。問題是:這種藝術中的主角真的是獅子嗎?為甚麼顏色外貌跟動物園中的獅子有很大落差?

據說,「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中國本身沒有獅子(Lion),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貌、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於民間。

根據史籍記載,在唐朝時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到了明、清時,這項表演藝術經常與武術及武館扯上關係。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興。


Image
Learning Life

玩過界 | 陳家豪領黃金戰士 宣揚保育訊息

Image
Learning Life

學遊天下 | 創意濕樂園 杜拜Legoland

Image
Learning Life

藝文有術 | 藝術館 重新出發

Image
Learning Life

活動預告 | 了解英國升學資訊 助你踏上光明青雲

Image
Learning Life

活動預告 | 考入牛劍難若登天? 及早準備至為關鍵

Image
Learning Life

活動預告 | 職涯發展及服務課程 用心聆聽 同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