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焦點活動 > 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
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 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

破解國際學校迷思 家長學生齊放心

近年來,不少本地家長,都有意安排子女由本地學校轉讀國際學校,希望讓子女遠離充滿操練的填鴨式教育。可是,兩者教育體系截然不同,要全面了解箇中分別並不容易。EDUPlus.hk於5月25日主辦了「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邀請了多位教育專家分享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的攻略,幫助家長解開一般人對國際學校的迷思。當日特別邀請到駿橋教育參與,提供360度全方位低齡教育培訓,特別適合準備升讀國際學校的同學;護脊書包品牌MoonRock亦分別送出護脊書包予到場的兩位幸運兒,更送出每位出席者一個輕便索繩袋為各位子女背脊提供源源動力。

入學試差異大 事前須做足準備

《在香港入讀國際學校全攻略》作者及出版人、求職廣場出版人及行政總裁陳筱芬教育博士(Fanny)表示,據她觀察,家長希望送子女到國際學校的原因包括:擔心子女呈分試的壓力、怕子女在文憑試失手、孩子有中文讀寫障礙等。

對於有意讓子女轉入國際學校的家長,Fanny建議,學生年齡愈小愈好,因為入學試的難度也愈低。如果是考幼稚園及初小,她認為學校會較多考慮家長的背景、是否認同學校的文化、與學校溝通及教育理念是否與學校接近等。不過,她認同報考國際學校幼稚國至小學一年級,競爭一般都是最激烈,不過國際學校學生流動性大,如果家長願意留在他們的輪候名單中,申請會以滾動形式處理。她續指,曾看過不少本地學生,本來申請一年級不成功,但留在輪候名單中,等了兩年,收到學校通知三年級有學位,考試通過後就成功轉校。

入學試方面,本地學生轉讀國際學校,須進行入學試,「但部分內容對本地學生而言比較困難,如考核學生的數理知識,學生須熟悉英文數學名詞,如加減乘除、分數、小數、百分比等,才能理解問題作答。即使原先學生的數學水平不俗,但要理解英語的文字題,會較難去理解。」Fanny建議家長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入學試專班,提早作好準備。

家長應當促進者 助子女全方位成長

晉德學校校長羅美寶指每位孩子都擁有與眾不同的才能,家長在子女年幼時,應盡量讓他們廣泛地涉獵不同的興趣。她舉例指,曾經一名就讀三年班,IQ達一百四十的學生,其數學成績一直十分優異,有次他參與了一套音樂劇,自此發掘了其戲劇天份,「讓子女從小發掘他們的興趣,畢竟只有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坊間有「愉快學習」之說法,羅校長認為最重要是以興趣出發,遷就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學習內容可以改變,例如有人喜歡視覺刺激,有人喜歡與人互動。」

羅校長認為,環境對孩子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須做好身教的角色,「例如父母要求子女閱讀時,若他們本身已擁有閱讀的習慣,又會帶子女到圖書館,在耳濡目染下,相信子女會較容易培養出此習慣。」另外,羅校長又指家長應是孩子們的促進者(adviser),而非決策者(decision maker),「讓子女慢慢找到自己的興趣,家長可從旁給予鼓勵及支持。」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