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選讀國際學校?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Image

愈來愈多本地家長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 事實上, 每位家長所考量的因素各有不同, Cana Elite Education Centre Head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Admissions(HK)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UK)Phoebe Li表示,有家長因認同國際學校的教學理念有助孩子成長,「例如校園擁有不同國籍的學生,令子女可處身於多元文化的環境,有利他們成為世界公民。而且,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可培育學生的好奇心及創造力,這些能力都是未來社會所要具備。」

逃離背誦式教育樊籬

Phoebe Li指,亦有家長認為,外地的新興科目選擇較香港多,故打算將來在子女高中或大學階段,送他們到外國讀書,其後在當地發展,「因此入讀國際學校,可讓他們及早適應外國的教學模式,以及培養其英語能力。」然而,Phoebe也提到有家長不忍子女就讀本地學校期間,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業,以及背誦大量的課文,結果毅然讓他們轉讀國際學校。不過她強調,因為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講求自主及獨立學習,因此如果學生習慣學習時有model answer等框架的話,就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適應。

低壓的學習生活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不止是擁有財富與權力的家族才會送子女到國際學校讀書。愈來愈多能付得起學費的中產人士,以至「港漂」的內地精英,都對國際學校教育感興趣,以便子女銜接國際大學教育。畢竟,香港的傳統教育制度已被標籤為「功課多、考試壓力大」,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在學校生活方面沒有太大壓力。

父母每年支付十多萬至數百萬元的學費和債券,為的是讓子女接受不一樣的教育。很多本地家庭讓子女從小就入讀國際學校,也有些希望子女先在本地學校完成小學,打好中文讀寫基礎,然後再插班轉讀國際學校。家長選擇轉校的理由很多:不少家長具有外國背景、相信全球一體化,也期望子女成為具國際視野及競爭力的國際公民;其次,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在國際學校接受英語教學;學習更廣泛、且獲國際認可的課程 ( 如國際文憑IB );與國際大學有更好的聯繫;成長於側重批判思考、國際化的環境等等;更重要是令子女具備國際公民質素,即是懂多種語文、能掌握新資訊科技、思維及國際化視野,以及了解及尊重不同文化。國際學校的家長及學生都認為,這些都是比主流學校優勝之處。

為寄宿生活作綵緋

臻至教育(Ampla Education)創始人邱美婷(Julianna)則表示,本港不少國際學校設有宿舍,如家長有意安排子女未來負笈海外升學,不妨考慮讓子女先從本地的國際寄宿學校體驗一下,「這樣便能夠觀察子女是否適應學校多元教學模式、享受與不同國籍的人相處和參與課餘活動等情況。」

無論家長基於甚麼理由選擇送子女讀國際學校,有一點務必留意:本地國際學校質素實有差異,選校時應考慮學校的課程內容、未來課程銜接,並了解整體學校風氣、學生表現、師生關係等,切勿只看名氣和收費高低,去衡量學校質素。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前言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本地‧國際 學制大不同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之崛起 各持理念 有教無類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滲入不同國家的教育特色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的「本土化」

Image
入讀香港國際學校

讀國際學校 會否變成「中文盲」?國際學校成績又如何?